视频:乌鸦与麻雀状态:正片年代:1949
主演:赵丹上官云珠孙道临李天济更新时间:2023-12-29 13:35:07
影片故事发生在1948年冬天上海的一幢弄堂房子里。小官僚侯义伯非法霸占了这所房子,把原房主孔有文赶到咫尺之地的后客堂,他自己和姘妇余小瑛住在二楼。政府摇摇欲坠,侯义伯急于把房子顶出去好捞几个钱逃命。这件事引起房客们的恐慌,大家忙想办法对付。但与世无争的孔有文不敢挺身收回房子,华先生也自视清高不肯领头,肖老板自愿出头却碰了钉子。大家只好各自为谋。肖太太把仅有的首饰…
今年是上海解放七十周年。七十年前,人民解放军开进上海。上海市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烈欢迎。为什么在中国当时最摩登,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城市居民会如此热情地欢迎一支多年来被官方宣传妖魔化为“匪”的军队?如果你不理解,你需要看一下这部经典老电影《乌鸦与麻雀》。1948年末,国民党在战场上已经兵败如山倒。但城市的民心,还没有完全倾倒向共产党。城市,曾是国民党执政的根基。城市居民对“正统”的信心,是被一点点消磨殆尽的。城市民心的向背,正是《乌鸦与麻雀》通过一栋石库门的故事这个城市小切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林森路仁康里二十三号候宅。主人候义伯和他的姘妇是“乌鸦”,三户房客是“麻雀”。候义伯是人尽皆知的汉奸,抗战胜利后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防厅科长,也豪夺了这栋房子。房子的原主人,报馆校对员孔有夫因为儿子参加了新四军,成为了“共产党亲属”,从房主沦为房客。另外两户房客是中学教员
华洁之一家,小贩
萧老板一家。“乌鸦”已经嗅到了崩溃的味道,急于将房子抛出去,赶走这里的房客。故事由此开始。电影中的“麻雀”是上海普通的市民,但还不是赤贫的最底层市民。他们报馆校对,中学教员,街头小贩,他们是有一定体面的,能够自食其力的市民。“麻雀“本来个个都是怯懦怕事的,个个都是知天信命的,个个都是心揣算盘的。影片的开始,人人都有压力,人人都抱怨不停,但人人都抱有幻想,主基调还是温馨乐观幽默的。然而乌鸦和乌鸦所代表的政权把他们一个个推上绝路,逼到死角。校对先生对现实失望,只想独善其身,却几乎落得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教书先生清高自傲,既不愿意巴结校长,出卖朋友,又不敢主动出头,仗义执言,却进退失据,落得锒铛入狱,还连累妻子险些失身。小贩萧老板的小生意因为物价的跌宕日益艰难,梦想投机发财,却被荒唐的“币制改革”弄的几近破产。他们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看来最优的选择,却得到最差的结果。如果不是乌鸦把他们一个个推上绝路,逼到死角,他们绝不可能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和乌鸦决一死战。影片把一个将世间无助弱小群体逼迫入绝境的政权表现的淋漓精致。如果有房子住,有饱饭吃,有安稳日子过,城市居民又为何要欢迎革命呢?这部电影的精彩,在于真实。这是一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拍摄的讲述“黎明前黑暗”的电影,从编剧、导演、演员到场工,全部电影工作者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这部电影对细节的呈现自然极为考究。这是一部可以当成纪录片来看的电影,具有独特的真实魅力和史料价值。举几个例子:萧老板穿着美军M1943风衣,贩卖美国罐头。抗战胜利后,大量美军剩余物资倾销到上海。在便宜时髦的美国货背后,是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衰败。萧老板夫妇参与“轧金热”的场景,实景拍摄与“中央银行”门口,今天的外滩15号。这个场景的还原度极高,堪比真实历史照片。影片中华太为了营救被捕的华先生而奔走的一组镜头中,外景都是实景实拍。
上官云珠饰演的华太去了市教育局和淞沪警备司令部。当时没有车墩,没有横店,电影人不会随便搭个棚子糊弄人,该是哪里就是哪里。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的确就在这栋楼:林森中路马当路八十号大厦,今天的上海中环广场。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在地,曾是侵华日军驻沪海军陆战队总部,今天四川北路2121号。教育局秘书处后面墙上挂着的“礼义廉耻”,是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当时的上海国际饭店顶楼都树着这四个字的电光招牌,到了晚上闪闪放光。可惜这个政权最不讲究的,也是这四个字。演技不用多说,全是戏骨。【不知道
孙道临的角色如果是石挥来演,会如何?】导演郑君里对影像语言的运用也可谓炉火纯青。最后“乌鸦”与“麻雀”对峙的镜头堪称一绝。“乌鸦”从楼梯上步步往下,象征着统治阶层对底层人民的步步紧逼,而在这步步紧逼下,“麻雀”空前团结,争锋相对,一改影片开头的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既然这个政权和它庇护下的“乌鸦”从来就不把“麻雀”的生命财产当回事,迎接改变,拥抱改变,就成为了“麻雀”唯一的选择。本文版权归作者Maverick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