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看到鲸鱼游着,带着三支鱼叉刺进他的体内,他耗了一整天才死去。由于我射的那只鱼叉,让它更虚弱了。身上覆满了历经搏斗的伤痕……影片一直很沉闷,很压抑,话不多,更多的镜头关注那些孩子的眼睛,从一开始的无神到后来的反叛。最后最后,艾琳拉着奥拉夫的手说那是写给我姐姐的信,我就知道他就要放弃了,好像是遗言一样,带着自由的喜悦离去,那一刻起,眼泪就不曾停过,即使现在码字的时刻……本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这桩事件发生在1915年。当时Bast?y监狱里的犯人发动了起义,夺下了监狱的控制权。挪威政府随即派军队前往镇压,在冲突过程中,有不少人受伤和死亡。这件事成为了挪威历史上的一个污点,随后挪威政府对监狱以及管理进行了改革。现在的Bast?y监狱已经成为了挪威的一个名片,远近闻名。Bast?y监狱是一个建立在Bast?y岛上的监狱,位于奥斯陆南边75公里处,整个监狱占地2.6平方公里。这个监狱配备的警力非常少。到了晚上,只有5个监狱的管理人员会留在岛上值班。因为Bast?y监狱是一个少年监狱,所以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他们让犯人住在木屋之中,白天让他们在监狱的农场劳作。闲暇时间里,这些年轻的犯人可以骑马、钓鱼、打网球或者是去邻近的滑雪场滑雪。Bast?y监狱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而闻名,监狱方面提出要把Bast?y监狱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监狱”。该监狱曾出现在迈克尔·摩尔2007年的纪录片《神经病人》之中。2010年,MichelKapteijns拍摄了一部讲述该监狱“先进管理”和“改造成果”的纪录片。对于电影小国挪威来说,拍摄这部揭露政府污点的电影,导演马里斯·霍斯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表示自己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去给政府难堪,而是要在影片中展示人类的力量。他说:“曾经有一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你用对待野兽的方法去对待人,那么他们就会变成野兽;用对待犯人的方法去对待犯人,那他就会变成犯人。在这个故事里,所有的孩子都被当做犯人和野兽来对待,所以他们最终变成了发动暴动的人。实际上,这是必然的结果。这部电影的成功依赖于演员的集体发挥,除了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一如既往的出色表演外,我更赞许和欣赏的是那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的表演,他们是非职业演员,能有这么精彩的表演实在让我很是吃惊。”(转)“我和一个快被释放的孩子越来越熟,六年了,都呆在船上,做了许多对的事。现在他要回家了。”这个故事应该是导演根据真实事件写的,我不知道奥拉夫最后能不能穿越冰冻的大海奔向原本就属于他的自由,我衷心的希望他穿过了。带着艾琳与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