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者的犯罪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5:54:36人气:0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视频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状态年代:1970

主演吉安·马里亚·沃隆特弗洛琳达·布尔康詹尼·圣图乔奥拉齐奥·奥兰多更新时间:2015-09-20 14:55:24

一个道貌岸然、威风凛凛的警官因为嫉妒和侮辱而杀死了情妇,并若无其事地调查此案,后来因心虚毁灭证据。由于他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在强有力的证人面前承认了罪行。但所有同事和长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阻止他认罪,并“循循善诱”。在众人的启发和教育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清白无辜”,证明了自己是“不受怀疑的公民”。 这是意大利70年代著名的政治电影,对法西斯式的政治作风和警察局…

偶然的机会中读到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中提及的一个小故事《在法的门前》,讲述一个人终其一生要探究“法”的奥秘,却一辈子被法律拒之门外。法律专家卡夫卡貌似想通过这个小故事警示我等普通人:法律就是用来针对你们这些不懂法律奥秘的人的。法律的大门看起来是敞开的,真相却是隐匿在这进不去的门后。“世界也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借题唏嘘以下卡夫卡的身世,生于犹太家庭,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在他最出名的《变形记》中,他异化为非人,背负着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失去了为人的本质。电影“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结尾引用了卡巨卡的话“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逃脱了人类的审判。”主人公在警察局位居高位,因领导团队破案有效率有章法,深得同事们的爱戴。在情妇面前他更像一个“小孩子”,他们很“变态”地玩着杀人游戏,以拍摄模仿被害人被害时的场景,拍照为乐。终于有一天,情妇玩腻了,她扑向了革命青年的怀抱,同时他们依然开着往日的玩笑,“这次你要怎样杀死我?”“我要割断你的喉咙!”不再是玩笑,情妇便以这预言的方式毙了命。杀人犯然后去洗澡洗清了身上的血迹,喝点酒压惊,拿走了珠宝盒里的珠宝伪装成入室抢劫的案发现场,却没有碰现金,接着明目张胆地打电话报警,留下了一路的指纹脚印后,堂而皇之地从正门出去,出门时不幸和情妇的新相好对面。到了警察局后又在同事的一片升职的恭喜声中,带领他们重返案发现场进行案件的调查。电影不是悬疑片,观众一直和罪犯在一起,跟着他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他的行为荒诞又矛盾。因为犯罪紧张的心理毁灭证据,引破案人员入歧途;同时又把藏起的珠宝寄回警察局还用原声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花一大笔钱买下25条和案发现场相同的领带,一条用于顶替证物混淆真想,另外24条却让人送回警察局,还对那个人主动承认自己是杀人犯;他单独审讯情妇的新相好,目的不是让他顶罪,而是对自己的谋杀罪行直认不讳,这些行为就如模仿案发现场一样儿戏,又是对法律的挑衅:究竟有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忠实的执法者亲自承认的犯罪行径?影片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以往和情妇交往的情景,加深了罪犯的罪恶感,他越来越希望自己受到法律的审判,却又携带极其矛盾和恐惧的心情在最终审判之前有了一段梦境。梦境中,他被大佬们诊断患上了精神官能病症,无论他如何深情并茂痛哭流涕地讲述自己犯罪的事实,都被极力反驳,最后不得不“平静地接受”自己没有犯罪的事实,承认自己的清白,签字。梦醒以后,大佬们真的来了,他们一起上了一个由栏杆围着的黑黑的“电梯”,“政府的黑幕”已经不是停留在隐喻阶段了。整片音乐直露露的透着讽刺意味,前20分钟扣人心弦,后面的陈述让观众很焦虑,也有点乏味了。主角和卡夫卡很有点神似。本文版权归作者雁渡寒潭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