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一点理想主义?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22:06:58人气:0
接着侵略哪儿

视频接着侵略哪儿状态:BD中字年代:2015

主演KristaKiuru迈克尔·摩尔TimWalker更新时间:2020-08-06 20:33:05

Michael Moore这一次的纪录片关注的是各种和美国有关联(起源于美国、取经于美国、类似的问题存在于美国)并在其他国家被发展成为一种好的社会方案的问题。这里面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深思的,但是总体给人一种缺乏说服力的感觉,因为完全没有就各国这些做法对国家是否造成了负面影响进行探讨,完全一面倒地关注这些做法的正面影响,因此是他执导以来最弱的一部纪录片。

今天本来想趁着最后一个两天的常规周末把《WheretoInvadeNext》,《45Years》和《Room》三部连着刷完。结果看完这部都不敢继续看下去了,觉得小心脏再给震颤一下立马就能挂了。毫不夸张的讲,上次我被虐的这么惨,还是14年的《星际穿越》。这次感觉比《聚焦》还要再虐那么一点。相比之下,昨天《美人鱼》里“无敌是寂寞”那段,格局立马就不行了。明显,这是一部煽动感情的片子。我出来之后一直在告诫自己,想立马把欧洲各国资产负债表翻出来,这种冲动还是得抑制住。本来我以为这部片只是来黑色幽默的。当初是看《凯撒万岁》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的预告,那时还不知道这个死胖子是谁。(虽然听说过华氏911,但没看过,也不知道是他拍的。)就看他逗法国小朋友觉得挺好玩的。后来收到了我在Austin常去的AlamoDrafthouseCinema的一封邮件,他们决定放宽这部电影的评级,允许15岁以上的青少年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本来的评级是R,18禁)他们认为这部片子不应该被R。而且,把这部影片的信息传达给下一代的美国公民,他们认为非常重要。毕竟,这部片子里有的不过是:-几个脏词-不用交学费的大学生-每天都有健康午饭的小学生-开心度假的意大利人-美国监狱里的施暴片段-还有几个德国人裸体下泳池的短暂画面那么,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什么,有人说是无脑黑,真的是这样么?我大学期间在BusinessEthics,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还有HumanDevelopment三门课里反复触及了一个主题: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缩减成本的机会。想象一下,一个跨国大企业,把工厂改在了一个城镇旁,雇佣了上万人,还带动了周边城镇其他产业的发展,建起了员工宿舍,商场,娱乐设施,学校。当十几年过去了,这里的发展稳定了下来,跨国大企业却发现这个工厂的花费太高了,不如把设施从这个洛杉矶旁的城镇搬到内陆条件更好的州,或者搬到中国/印度,又或者干脆采用新的自动化技术,直接抹消人力成本。但是,当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将工厂关闭,随之而来的却是上万的失业员工,只能领到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而整个周边的小经济圈都随之崩溃。现实是,这样的事情,几十年来在美国不停的发生。美国所谓的工薪中产阶级,也因此随之土崩瓦解。结果就是,美国和中国一样,成为了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在导演第一站所到的意大利,我们看到的是在服装工厂每周只工作三十来小时的工人们,每天中午都花俩小时回家跟家人一起共进午餐。而在摩托车工厂,生产线慢的像二环晚高峰的车流,人们却有说有笑。我就在想,这些产品原来溢价在这里了啊,也亏消费者能心甘情愿去买。高成本,低效,这简直是资本主义美帝的商业精英们最痛恨的字眼。这些意大利工厂却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晃晃地挂着这样的标签。导演问服装公司的老板,你们没想过,把人力成本砍下来,自己多挣一点钱?女老板立马就笑了,(她的眼神分明在说,你们这些愚蠢的美国人)赚那么多钱有什么意思呢?让员工也感到幸福满足不是更好吗?现在的利润我们已经很满意了,要是老想着赚更多钱,不就成了比谁的鸡鸡更大了吗?所以这部片子其实在挖一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和社会成体的和谐究竟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能否达到一个更为优化的均衡?当然,给出答案并不是这部片子的目的所在。提醒人民问题的存在,往往比试图回答问题更重要。除此之外,导演还一一游历了近十个不同的国家,并以每个国家的一种现象去反问,为什么美国,地球上最有权力的国家,不能把同一个问题解决到同样的水准?意大利男人对着镜头说,你知道吗,我们这里的人的梦想就是去美国生活!当导演告诉他美国人没有法定带薪假日的时候,男人的嘴巴都掉到地上了。芬兰的美国教师感慨,她在美国穷学校教书的时候告诉学生:“你们终都能成为你们想成为的。”她觉得自己是在欺骗学生。但在丹麦,她却能真真切切地对学生讲出这句话。法国小学食堂的厨师看了美国高中午餐的照片,皱了皱眉头,这他妈也叫吃的?冰岛的女CEO看着镜头:你们就是花钱请我,我也不会搬去美国的。美国人,你们如果不能和你们的邻里和睦相处。如果你们明知身边有人挨饿受冻,却还能心安理得的过日子,你们迟早会玩完的。还有些更虐的,我就不剧透了。然而他们想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你们不是美国吗?不是美国吗?为什么美国是这样的?为什么美国是这样的?问题出在哪里?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不论是过得还不错,还是最底层的人民,似乎都不够愤怒。过于安于现状,过于哀怨不公,都会让人丧失对变革的诉求。但,人总需要去保持这种对公义的诉求,真正的变革才有希望。就像希拉里昨天在Nevada说的“Americansarerightbeangry,butwearealsohungryfortherealsolution.”诚然,社会机器本身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当下的实情都是过去各方博弈的结果,变革也不是说来就来的。但是,作为博弈和政治的主体,人的意识形态却可以变化。当这种变化逐渐掀起势头,成为潮流,社会进步的方向就能随之改变。有没有可能,每个人都可以跳出自我,(作)为一个整体思考?“这不是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改变系统最强劲的力量。末了,导演和老友在柏林墙的遗址旁边漫步,回想起89年11月的那个夜晚,沙博夫斯基宣布东德开放边境,等不及政府来正式拆毁围墙的人们,拿起锤头和凿子,来到围墙前,一下下的敲打墙体,开放出非正式的通道,对面的军人好奇地透过墙眼看过来,恐怕没想到冷战中最尖锐的冲突就这样落下帷幕。四个月后,曼德拉被释放,成为南非总统,“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冷战时期的人,从小看着柏林墙一直就在那里。真的没想到啊,这墙说倒就倒了。连南非的权利斗争,也终于获得了成功。看似复杂的问题,似乎都有很简单的解决方式。看来,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突然有一天,环绕着中国的网络围墙也会轩然崩坍?或许有一天,台湾和中国也可以放下隔阂,对彼此释怀?也许此生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不再为生为中国人而感到不满,反而发自内心的自豪?我们的后代,会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吗?由我们自己来给出答案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