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的奇迹》︱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付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0:47:39人气:2
视频:中国粮的奇迹状态:4集全年代:2019
主演:中国农民更新时间:2020-08-06 20:18:57
《中国粮的奇迹》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制作的4集专题片。该片以中国如何解决近14亿人口吃饭问题为主线,走进农业农村深处,多维度记录了历史巨变的关键节点,充分展现70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自信风貌。2019年11月18日起,《中国粮的奇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每晚两集联播。
2021年5月22日或许有些画面就已经定格了,翻开朋友圈或是视频,满屏的都是怀恋袁老,一个人专注于一项事业,并且让人如此怀念,是给这个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小时候常会背的古诗就有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袁老最出名的一句话便是〖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来鼓励如今的年轻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会想起宋应星的“生人不能久之,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古与今的神农都在为五谷杂粮而奋斗,同样的梦想都是“禾下乘凉梦”,留下来给我们的不仅是水稻,是为了消除了全世界的饥饿。01.有关饥饿的那些事“猗猗嘉禾,金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当初5亿多人吃不饱,到现在近14亿人吃得好,70年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量基本平衡,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了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当脚下的土地不断释放生产潜力,当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了中国粮,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界之问,有了明确的答案。”对于“饥饿”,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超越果腹状态转换为饕餮盛宴,在餐桌上都能看到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物,从蔬菜到水果,从水果到海鲜,无论是何种“鲜”味,都意味深长。翻开历史书,不免记载着与饥饿斗争的历史:●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1942年中原大饥荒;●1943年广东大饥荒;●1946年-1947年南方大饥荒;●三年的自然灾害为1959年到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电影《袁隆平》中曾提到“我永远也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我那会儿,我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失去安全,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当“蚂蚁一样的生命”自然的被忽视,被遗忘,被掩埋,成了被遗忘的饥饿史。而对于老一辈来说,饥荒迫使食用观音土、树皮、麦子苗、棉花种、野菜、豆壳、树根,微观的影像记录着一段难以言述的饥饿史。一个人的记忆相对短暂,但一个组织、一个机构的记忆会更为长远,这就是集体记忆。正是由于这场饥荒,给中国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的一到底线。“大国的根基是农业,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为了吃饱饭,努力开垦每一寸土地,耕作的智慧无处不在。”1985年后,开始了“大跃进”,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十四条(修正草案)》,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生产的高潮;1957年和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觉得需要大办大社,会有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随之成为“集体公社”。对于粮食的公知是水稻,而稻米是中国最常见的主食,与来自西域的小麦,铸成了中国的饭桌上的“南米北面”饮食格局的基础。①小麦:“种子旅行的起点,要追溯到4000公里外的西亚,这是一片夹在海洋与海洋,山脉与沙漠,盐沼与湖泊之间的沃土,人类走出非洲几万年后,第一次在这里聚集、耕种,金黄的谷物,在这片土地上,有更久远的生长历史,至今,满山遍野的麦田里,仍然遍布古老的品种,小麦,是自然选择和人类驯化的共同结果”(《风味人间之落地生根》)。②水稻:“一万多年前,这些水稻的祖先,在人们眼中,还是一种草,它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野生稻,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传承后代倾尽一切,野生稻的种子,在成熟时会变成低调的褐黑色,一旦成熟,种子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脱落,埋身于泥土里,躲避动物垂涎的目光,除了躲避,野生的种子还会战斗,种子前端长长的芒刺,仿佛在威胁着,要刺破偷食者的喉咙,这些芒刺上,还有倒钩,让它有可能勾住过往的动物,去向远方,这是野生稻繁衍后代的本能,也是它们主动扩张的野心,也正是这样,一万多年前,它勾住了人,迎来了与人共舞的序曲,变成了人们熟悉的栽培稻,现代的栽培稻,因为人们的需求,种子不再长芒刺,不再主动脱落,而是等待人们收割,站在水稻自身的角度,它的种子,被置于了危险之中,需要依赖人类的保护,而恰恰是栽培稻对人的依赖,开启了与人合作的旅程,在人们眼里,它们不再是草,真正的成为了稻,成为了自己的伙伴,可以携手离开熟悉的环境,一起去冒险。”(《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之水稻》)而中国粮仓分布于:三江平原、东北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1978年到1984年间,粮食增产约50%,从没粮食吃,到粮食多的吃不完,仅仅用了五六年左右的时间。从1994年到2013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均粮食产量从320公斤到440公斤,粮食的增产,是无数人创造的稻米业的奇迹,从“一味的老天赏饭吃到自给自足现代科技农业”,风吹麦浪时,一粥一饭,碗里不忘的记忆。02.风味之旅,了不起的烟火气“适时而动,应急取食,在万物萌生的季节,收货自然的馈赠,灶台前几番经营,桌案上四季三餐,凭借妙思与巧手,绘出缤纷斑斓的人间烟火色。”对于“吃”最好的作用,成了填充生活的甜味剂,菜市场成了最佳的寻味地,“烟火气”的市井味成为填充每个人味蕾挑剔工具。⑴无肉不欢,荤与腥的妄想“在中国大陆或沿海、或临江、傍湖,吃鱼是件寻常事,烹饪首重在鲜,次则及肥,鱼的做法各地不同,贵州的凯里以酸汤胜……”在膳食结构中,从鱼肉、鸡鸭肉到猪肉已经成为餐桌必备品,怎能少的了城市的烟火气呢?……对于荤腥的妄想,肉食早已占领每个食客心中的C位,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自然对脂肪类的食物有着天然的爱好。而人类对于肉类,从驯化动物历史开始,当农作物做为人类的主食来源时,人类对动物的驯化也一并出现了。今天所有的家畜,它们的祖先都不超过12000年的历史。当农业出现之后,只用了几百年就快速出现了四种驯化动物,它们分别是11000年前被驯化的山羊和绵羊,10500年前被驯化的猪,10000年前被驯化的牛。纪录片和电影里总能找到『无肉不欢』的美食节目,从《人生一串》到《无肉不欢》,从物资丰富的鸡鸭鱼肉,到羊肉、马肉、在到兔肉,肉总能成为主角脱颖而出。“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颂》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回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当荤腥与油脂满足愉悦时,而肉的营养丰富、口感好,知乎上曾有一条问题讨论『为什么大部分人觉得肉比菜好吃?』,肉在加热的烹调中,会发生一些列风味物质的化学反应,肉中含有味核苷酸、谷氨酸钠盐(MSG)及储存过程中ATP水解终产物次黄嘌呤(Hx)和核糖等,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做成一切可口的美食,猪肉腌制成腊肉、火腿、肉丸、烤串,无所不用其极的达到食用上的完美。“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炕头小酒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谱系里,很多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只有这个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儿境界的企图,大家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这话简直就是为烧烤量身定制,尽管最好吃的烧烤,就在你家楼下,但我们还是走远了一点儿,寻找了一些,更别致的味道,串儿是中国烧烤的基本形态,那肉,则是人类烧烤的共同主题,长夜漫漫,我们即将看到烧烤摊儿上的王者,肉的传奇。”曾经风靡一时的《深夜食堂》,夜宵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寻找着不同的故事,有热血的味道,有温暖的味道,有坚持的味道,有奋斗的味道,有陪伴的味道,有回忆的味道,有梦想的味道,有鼓劲的味道,有解忧的味道,青春夜佰味,最抚凡人心。“每座城市,都是一个两面派,百日与夜晚截然不同,每当夕阳西下,霓虹亮起,城市在愈夜愈浓的烟火气里悄然变身,看似不起眼的街巷里弄,往往就是城市夜经济的另类中央商务区,露天敞篷,把酒言欢,所有饥肠辘辘的躁动灵魂,都能在这里得到安放。”而牛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研究发现,脂肪含量高的事物更能取悦大脑,刺激它的快乐中心。而这种快乐却是大脑的一个预设。早期人类没有今天这般智慧、发达。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生活,逼迫人脑写下了一条『为储存能量而摄取高脂事物』的命令。它恐惧回到解决温饱问题的那些日子,强迫这条命令不得更改,代代相传。研究同时发现:“食物的浓度越大,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就越兴奋”,为获得越来越多的兴奋,大脑驱使我们将肉做的更香。而无肉不欢早已写在烹饪的菜谱中,美食也离不开不断发掘的人,而我们常口里含着口水,爱的却是深沉。⑵元气满满的一整天“晨光微曦,便是熙熙攘攘的初始,积极的人们与喷薄的城市,日复一日的较劲共生,在日出之食便开启从熟悉的家乡到奋斗的远方,人们沐一路烟火,只为寻找生活的暖意,新年依旧,盼有温暖可回味,有城市可期待。”说到早餐的可追溯的历史,早餐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一早起来的那一餐饭,古汉语中的早餐又称为“朝食”,先秦《诗经》里得到《国风·陈风·株林》中“乘我乘驹,朝食于株”的表述,而在我国,一日两餐的殷商人把一昼夜分为八个时段,一次分为旦(或明)、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其中“大食”是吃早餐的时间,大致在今天的7时至9时;“小食”即用晚餐的时候,时间一般在15时至17时。“大食”的功能在于补给上午时段重体力劳作的热量,热量必须足够维持繁忙的午间;而晚餐后日头西落、很快要去歇息,少吃有助于消化,所以又叫“小食”——一日两餐只有早餐和晚餐,并且早餐的重要性优于晚餐。春秋战国时,在“八时段”的基础上又裂变出“十二时辰”,其中早餐仍占据重要地位,被称作“食时”,发生时间也差不多在今天的7点到9点。早餐界功能公认的杠把子莫过于油条了,豆浆油条这对CP,绝对是最佳搭档,油条的最早能追溯到南宋,遗臭万年的大奸臣秦桧害死了岳飞以后,成功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恶人,有人干脆把面团子团吧,捏了个秦桧下锅油炸,每天吃一份,以解心头只恨。对于早餐而言,莫过于油条、豆浆、包子、馒头,各地的早餐花式繁多,不计其数,多半来自高碳水的主食为主,对于中国而言,各地的人们却开始花式吃早餐,也各有特色。元气满满的迎来每一天,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须品。⑶翻滚吧!小海鲜“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物产丰富,生态多样,数量庞大的食材贮藏其中,人们采集、捡拾、培育、捕捞,历经风浪,直面凶险,为的是获得一种味道鲜美但价格低廉的美味,在中国东部沿海,这种备受青睐的味道,被称为小海鲜。”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大陆海岸线蜿蜒悠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约18000km,居世界第五位。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那时的沿海地区的劳动人民主要在海滩上以捡拾小型水产动物为主,过着拾贝捡鱼的生活。对于人类食用小海洋历史悠久,而人生的确没有什么难题是一顿海鲜大餐解决不了的,海鲜的种类众多:蛤蜊、毛蚶、虾虎、蛎虾、鲅鱼、海蛎子、黄鱼、刀鱼、小龙虾……满足了人们对另一种蛋白摄入的妄想,对海味的需求日益大增。对于知乎上讨论的话题『有哪些消费不高,海鲜又便宜的城市?』,公认海鲜消费的城市:青岛、大连、福建、三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鱼类消费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而中国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消费国、进出口国之一,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海鲜进口逐年增加。中国的海产品消从1990年的每人11.5公斤迅速增长到2004年的25.4公斤,预计2020年将增长到35.9公斤/年。海鲜,能给人带来的不止是鲜,更是豁然开朗。任何事物,不经意在改变人们的胃口,食物不仅是一种高级语言,却成为彼此沟通的日常,当然,吃饭不是为了活着,也来自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查阅资料:1.《得到》里的肉链:人类吃不上肉的历史2.早餐的历史:早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的?3.海岸线为我们带来了什么?4.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历程与海洋文化成就概述5.海鲜消费现状,值得海产人关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