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之所为精品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05:28:00人气:0
视频:傲慢与偏见BBC版状态:年代:1995
主演:科林·费尔斯詹妮弗·艾莉戴维·鲍姆伯苏珊娜·哈克更新时间:2014-09-23 11:36:29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曾多次被改编的电影,本片为英国BBC公司1995年出品。 18世纪英国乡间班纳特家有五个女儿,班纳特太太整天焦躁不已,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女儿们一个个嫁出去。一日年青富家子宾利先生搬进城内的消息传来,令班纳特太太兴奋不已,希望大女儿简能获取宾利先生青睐。舞会上宾利果然看上了最漂亮的大小姐。而宾利的老友达西(柯林·菲尔斯Colin…
开场相比起《傲慢与偏见》其他影视版本来说,95BBC版的开头传达了很多信息,足见编剧下足工夫。第一个画面是马蹄在坡上敲击奔驰,翻起土块,然后两位绅士对尼德斐园发表评论,其间没有一个静止的动作。花絮中编剧指出,这是为了在一开场,就定下一个生气勃勃的总调。轻快而富有节奏感,这正是原著文笔的基调。宾利:景色真美!达西:我同意(Igrantyou),是挺好看的。宾利:我知道比不上彭伯里,但我总得找地方住下。你同意不(Howaboutyourapproval)?达西:你会发现这儿的人挺粗野。宾利:乡土人情嘛,我倒觉得很可爱。达西:那你就租下来吧。宾利:谢谢。宾利的随和,达西的挑剔高傲,立时显现。而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几句话之间清晰起来。这种一方倚赖另一方的朋友关系在故事后面发生了转变。宾利在成长中需要学会自己拿主意,不事事征求达西的意见。后来他决定向吉英求婚时,也是这样问达西:“那我得到你的同意了?(ThenIhaveyourapproval?)达西微笑:你需要我同意吗?宾利凛一凛:不需要,不过我还是高兴知道你同意的。然后,镜头拉远。两位绅士骑马奔驰过原野,这幅情景尽落在出来散步的伊丽莎白·班内特眼中。这暗示了她在这个故事中的位置:《傲慢与偏见》始终是以伊丽莎白的观察为出发点的故事。JenniferEhle在此嘴角上扬,可见这位小姐既享受自然乐趣,也对观察人情感到兴味盎然。她回到家里,对母亲和妹妹的吵闹并没有流露出反感,只是与父亲一起做会心的无奈表情。然后吉英从内室出场,放下手边的书去陪母亲说话,由此见得吉英性情之温顺和家庭中的角色。开场2分多钟,原著中基本人物关系和性格已一一显现。然后,才进入尼德斐园新主人的八卦,人物性格和关系继续以细节填充。“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个太太”的讽喻名言由丽萃口中说出。班老先生调侃妻子,使得女儿们发笑,丽萃后来对此反思,认为父亲这种举动损害母亲形象和地位,对家庭关系实为不益。五个女儿中,玛丽并没觉得有什么好笑,丽迪雅肆无忌惮地笑和议论,凯蒂附和丽迪雅,吉英和丽萃虽然也觉得好笑,仍然约束妹妹们不要太过放肆。夫妻、母女、姐妹之间的关系在剧情进行到4分多钟时进一步明确。编剧随后让两位最大的班小姐在睡前谈心,对“爱情和面包”的话题发表议论,于是既揭示两姐妹的深情厚谊,又将她们的婚姻困境一一交待。至此完成了整体背景交待,包括各人的性情、才智、彼此关系、经济处境。虽然这个场景的一些台词的确有些生硬,但的确把该交待的背景全部表现出来,以后的情节就都有了根据。角色该版本选角长期为人不喜的,是女角身材过于丰满。然而参见同时期的肖像画可知,这的确是当时的审美风尚,女性的胸衣要把前胸高高托起,浅色、高腰、裁剪简洁的裙子式样则减轻了丰满体态的沉重感。JenniferEhle跑动起来的确轻快,符合达西“发觉她身段这儿也不匀称,那儿也不匀称,可是到底不得不承认她体态轻盈,惹人喜爱”。她的第一场出彩表演在伊丽莎白听到达西对她的议论。先是因宾利劝达西跳舞而偷笑,然后为达西对本地的鄙夷而惊讶,笑意消失了大半;两位绅士的谈话继续发展,性格特点表露无疑,伊丽莎白觉得有趣,又开始微微地笑;继而宾利提到她,鼓励达西和她跳舞,伊丽莎白听到自己被人议论,稍垂下眼睛觉得有些窘。达西回答说:“她还行(tolerable),”她微皱了一下眉,转眼去看他;“但还没漂亮到叫我动心。”此话太过刻薄。伊丽莎白实在惊讶,微微张嘴。然后不快地抬眼看了达西两眼,慢慢地便转为感到好笑,忍不住抿着嘴走到卢卡斯小姐那里讲给她听。这一段表演简短又丰富,伊丽莎白虽与达西结下了梁子,并不改调皮和聪慧的天性,在端庄的举止下丰富的情绪和想法变化居然都表露了出来。ColinFirth因达西一角屡遭困扰,因为他的形象从此定型,甚至出了一部表达了全英国女性为达西疯狂的《BJ单身日记》,仍请他出演其中达西式性格的男主角。应当说,论“眉清目秀”ColinFirth比不上40年出演同一角色的LaurenceOliver,但举手投足均有气派,眼神在打量人群时总有审视挑剔的意思;在注意到伊丽莎白后,眼神也并不带什么强烈情绪,弄得伊丽莎白只能认为他是因为特别讨厌她才盯着她看的,从来没有察觉达西的感情。但是ColinFirth的眼睛却富有精微的表现力。他被伊丽莎白拒绝与之共舞的那场戏,他并未“觉得难过”,眼睛头一次流露出柔和神色,“相当高兴地想念着她”。另一处出彩是他看到伊丽莎白步行到尼德斐看望生病的姐姐,表情并无变化,眼神却一时疑虑,一时欣赏:“一方面爱慕她那步行之后的鲜艳的脸色,另方面又怀疑她是否值得为了这么点儿事情独个儿打那么远赶来。”伊丽莎白离开尼德斐园时,他注视着马车离开,眉头微皱,因为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居然对她愈发心醉,暗自心惊。这是他既爱慕她,又看不起她的家门的一个重要提示。这样不动声色而微妙丰富的表演,是该版本两个主角的特点。要充分表达这两个角色的性格,必得如此。这二人有一个共同点,却并不是伊丽莎白调侃的“轻易不说话,一说就想一鸣惊人”。达西身份尊贵,又生性傲慢,虽然兼具见识和判断力,对周围人却不轻易表露情绪;即便对伊丽莎白感情已深,也没有什么殷勤表示。而伊丽莎白比任何女角都思维活跃,感情丰富,甚至情绪激烈,但她也明白事理,体贴人情,教养对她具有内在的规范力。这种内心之丰富和举止之得体形成某种张力。应该承认两名演员都相当充分地演出了这种性格上的张力,由此也为奥斯丁时代讲究礼数的人群赋予了有力、鲜活的阐释。总体来说,这个版本的选角都比较恰当。宾利的面孔漂亮、愉快、灵活。吉英有点可惜,不是第一眼美女。但这个演员容貌极为古典,就像油画上的形象,好表达她性格沉静,不轻易流露感情,结果达西以为她并没有对宾利动心。宾利小姐也没有原著中的好看,但该演员从着装到眼神举止,到台词念白,都着重表达出了宾利小姐自视甚高,拿腔拿调的特点。柯林斯先生的表演也堪称经典。这个人物头脑愚笨,却自恃高明,极端势利,兼具骄傲自大和谦卑顺从。奥斯丁的漫画式笔法被喜剧式的表演诠释了出来。韦翰相对来说形象上差得比较远,只是“还行,但没漂亮到叫这么多小姑娘动心”。不过这个演员的表演也算可圈可点,具备时兴的潇洒风度和狡黠的表情,即使最后被伊丽莎白戳穿谎言,狼狈不堪也极力维持风度。乔治安娜·达西本应是个身量已然长成的年轻姑娘,但剧中过于单薄,好在还是羞涩、敏感而聪慧的模样。班家舅舅精明豁达,而舅母气质则更文雅,回应了奥斯丁设定她门第比她丈夫的高的背景。班老先生一开始的形象是喜欢取笑人,但也算是关心女儿,能履行基本的家庭职责;在丽迪雅私奔以后,他的形象才丰满了起来:一方面深切承认自己对女儿的教育过于疏忽,铸成大错,另一方面却也明白,自己这种情况“过几天就都过去了”,这种自嘲表达了对自己的心灰意懒。对于班老先生来说,他只会对世情的荒谬和自己的荒谬加以冷眼和嘲笑,却不能、也无心做什么改变。卢卡斯小姐的表演也很微妙。只看她听说了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决定自己争取这个机会的时候,那种忽然想到自己,想了片刻,就垂眼拿定主意、略显寥落的神情,无需用言语就能表明这位聪明敏锐的小姐的处境:年纪渐长,已成为家人累赘;而她又将世事看得过于清楚,认为爱情不是婚姻的必需。在这种前提下,她无奈地为自己选择了才智见识都远不及自己、却能带来舒适生活的柯林斯先生。这些细节无不精妙地击中了人物形象的核心。情节和场景人物性格把握到位,故事就完成了大半。并且全剧的信息丰富,为各个情节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背景信息。六集当中,没有一个镜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只是一个镜头缓缓掠过人群,也可以看到其中有丽迪雅和军官们调情,吉英与宾利柔情蜜意,不动声色地提示着故事副线的发展。在伊丽莎白和菲茨威廉在前景交谈时,柯林斯在后景不停对达西作出奉承姿态。音乐也配合画面和情节,造成整部剧风格紧凑丰富,进展富于节奏感。故事的主线——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关系在前期充满紧张,在剧中的几次一对一对话都有可琢磨之处。第一次在尼德斐,讨论达西的高傲性格及其缺陷,两人一来一去形成紧张的来回,但分明在才智上彼此接近,对话最后以某种亲密的玩笑达成一致,结果叫宾利小姐大为不安,赶快去弹琴打断。第二次在舞会上,两人在穿梭有致的舞蹈人群中保持着队形,对话和情绪却几近剑拔弩张。伊丽莎白一方渐长的厌恶和达西形象的疑点都为后来的情节作了铺垫。其后在罗新斯,伊丽莎白在钢琴前对菲茨威廉上校说话,其实却在调侃达西,达西认真甚至有点窘迫地表达自己。虽然对话中仍有对抗,实际上两人达成的交流是所有人中最为深入的。在这几段表演中,话语之间的停顿和双方表情决定了对话的气氛,也就决定了二人各自的感情发展。达西的感情日愈加深,难以抑制;伊丽莎白却毫无察觉,只愈发强化了此人傲慢非常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两人之间能形成这样紧张的对话关系,恰好说明二人在才智和理解力上旗鼓相当,这构成他们的感情的合理性基础。——奥斯丁是不会认为无由而来的爱情可靠的。因此如何在表演中把握这种对话的节奏,对情节推进至关重要。两人之间问题的关键,在情感如何发生转变,二人如何通过那场以吵架结尾的求婚开始对自己的反省、认识和调整。伊丽莎白读过达西的解释信之后,回家路上仍不停地回想,凌乱的马蹄和辘辘车声暗示她心里的斗争激烈。随后在与吉英的谈话中,她表达了反省,认识到自己从前判断人实在是过于武断,过于表面。最后丽萃对姐姐玩笑说,她是从看到彭伯里开始爱上达西的,引得吉英叫她正经点。表面看来,这话好像说达西的宏伟庄园和财富打动了她。但是,如果看到奥斯丁如何把彭伯里的景色与其主人联系起来,剧中的几处主要场景也都按照人物气质进行布置,就会有其他的理解。朗博恩简朴、随意、舒适,牧师公馆也很简朴,室内设计则多少有些小家子气,但总在楼梯、床铺上流露出一些拿腔作势。罗新斯庄园出现的时候,专门配了一段凯瑟琳夫人的主题音乐,后来在夫人威胁伊丽莎白时再次出现,很有效果。罗新斯大厦富丽堂皇,俯瞰着下面修建整齐的花园,仿佛凯瑟琳夫人的逼人气势,要将意志强加给牧师夫妇、教区里的贫民,乃至属下家里的衣柜、衣服的折法,一直贯彻到花园里的灌木和草地头上。凯瑟琳夫人坐在宝座上接待客人,墙上装饰有色彩浓重的油画,而整个场景又正像一幅庄严的油画;而想到主人和客人的各种可笑之处,这就愈发显得滑稽。与此相对的,是彭伯里的美景。罗新斯的第一个画面表现慑人威严,而彭伯里大厦第一次出现则优美之极。彭伯里的天然风光是英式园林的典型,山坡、树林、溪流和建筑彼此和谐,富于自然情趣,毫无庸俗之气。大厦内的陈设也都既气派,又风雅。这样的环境说明了主人本人的情趣。聪明的女管家对主人的称赞,最能说明主人品性优良。正是在这些侧面反应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观感逐渐转变。在赞赏景色、参观房子的过程中,她的微表情都不时提示着她虽眼睛里看着景色,心里却回想着往事。及至达西本人出现,一改从前的作派,对她和她的商人亲戚礼貌备至,叫本来存心想看他窘迫的伊丽莎白大为吃惊。达西仍然说话克制,却不掩热切和紧张,伊丽莎白惊讶、欣喜,仍有些拘束。早年在阅读原著的时候,这些细致的情绪都未能读出,在看影像的时候,才一一回味出来。对于奥斯丁小说这种风格、时间和整体环境上都与现代相差甚远的文学作品,现代读者往往并不能像同代人一样读到心里去,揣摩到人物的感情。好的影视作品的作用就在于沟通这种时间跨度,用直观的手段将现代读者带入情境,使文字中的情绪和感情触动我们的深心。但凡有改编之处,不可任意为之。原著中分散的情节可结合,集中于重要的对话(例如在尼德斐和舞会上的对话),推进得虽然很快,却合情合理;在文字不提的地方则补充情节,有助于理解(例如表现达西在伦敦城中寻找韦翰和丽迪雅的辛苦)。毕竟谈的是人情世故,缺失了丰满的感受和感情,便只落于抄书。84版的《傲慢与偏见》就优雅有余,热情不足,结果变得很沉闷。伊丽莎白带着生气和兴趣观察周围的人事,也全心参与其中;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兴趣,奥斯丁本人如此兴味盎然地描写这些家长里短,虽对愚蠢的言行加以讽刺,却并不愤世嫉俗。相反,从伊丽莎白、埃莉诺到安妮,这几个女主角最突出的德性便是对人情伦理具有清醒而温暖的理解,表现出一种敏锐的生活理性。由此观之,95版采用这种轻快、密集的节奏,温暖明亮的色调,无微不至的细节,方充分展现出奥斯丁的思想基调,《傲慢与偏见》的真正魅力才由此显现。结尾该版本遗憾的是在宾利一行重返尼德斐后,达西和伊丽莎白原本有一系列接触的机会,在好几次茶会当中伊丽莎白都焦虑于他是否还对自己保持着感情。这段基本上被删去了。结果两人后来的感情发展就少了些发展时间。但凯瑟琳夫人与伊丽莎白对阵的一场戏跌宕起伏,火花迭出,连达西第二次求婚都比了下去,足够表明伊丽莎白的感情已坚定。相比起开场来说,结尾由牧师就婚姻讲道,虽然总结了故事中的几段婚姻,但就显得比较生硬,教导味道太强。这固然有悖奥斯丁的风格,但相比而言,若将她的作品仅仅理解为各个爱情故事的集合,则更加离谱。那样罗曼蒂克的理解和感受方式正是奥斯丁本人讽刺的对象。仅仅将《傲慢与偏见》理解为爱情小说,或以为简·奥斯丁只一味讽刺某些人物、肯定某些人物,都贬低了这位女作家作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的理解力和该书作为经典盛行至今的丰富意义所在。就此而言,95BBC版《傲慢与偏见》虽然并没有把所有情节搬上银幕,又加进许多场景,但均演之有据,这个版本的诠释成就尚无其他影视版本可与之比肩。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