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后,王子终于露出了真实嘴脸——从迪士尼公主电影看女权主义的发展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13:34:07人气:0
冰雪奇缘[普通话版]

视频冰雪奇缘[普通话版]状态:正片年代:2014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纳森·格罗夫乔什·加德更新时间:2022-09-28 17:59:17

当“真爱”的定义不再只是爱情,我们一起来看雪地里爱的浴“雪”重生!影史最高票房动画,错过了电影院,你还要再次错过吗? 在四面环海、风景如画的阿伦黛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中断了两姐妹的联系。悲哀的海难过后,艾莎(伊迪娜·门泽尔 Idin…

文/五乔微信订阅号:five5qiao————谨以此文献给洛杉矶郊区长腿吕孩@张阿联,波士顿长腿少妇@肘安哪僵,德国乡村姑凉@天边的一粒谷子,以及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女中医@冥王星大白菜*****任何形式转载都请私信联系本人,拜托了*****最新更新:我把本文的配图传到豆瓣相册了,读者们阅读此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24586088/?start=0纠结于迪士尼公主到底包括哪些人物的读者,请阅读这个DisneyPrincessWiki: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sney_Princess另外本文不是什么论文,楼主写着玩儿的,单纯出于个人兴趣。写在前面:楼主最近吃饱了没事儿,读了本女权主义方面的书(书名叫:TheWorldSplitOpen:HowtheModernWomensMovementChangedAmerica作者:RuthRosen),于是想借着迪士尼公主电影简单侃一侃女权主义发展,结果一开笔就文思如尿崩停不住了,此文很长,有耐性的话就请您看一眼。虽然打着给Frozen写影评的旗号,其实只有文章最后提到了本片,有关键情节剧透,您请慎重阅读啊。楼主作为一个纯爷们,从小就爱看迪士尼电影,包括迪士尼公主电影,还经常因此被小伙伴们嘲笑。楼主写作本文也是想要证明,迪士尼公主电影也是可以看出深意的!楼主看公主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女权啊!楼主可是一个男性、女权主义者啊(简称男女权主义者)!图文并茂的版本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收看:http://i.mtime.com/wuqiao/blog/7738844/(听说时光网不给力,部分图片看不到,请点击最上豆瓣相册看图)正文开始:要说这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子偶像团体,什么辣妹、什么少女、什么AKB恐怕通通都要靠边闪,无论从名气、吸金能力、文化影响力来考量,全球最红少女组合非迪士尼旗下的公主们莫属。随着新片《冰雪奇缘》(Frozen)的全球上映,迪士尼家族再填两位公主,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十三钗。电影作为社会文化与风尚的风向标,不可避免的带着时代烙印。从1937年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问世到2013年《冰雪奇缘》热卖,十二部公主电影,跨越了将近八十年的时代变迁,这些影片虽然没有故事上的连续性,但仍有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熠熠发光:女权主义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1.毫无女权意识的无脑公主: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横空出世,可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此片开创了动画长片的先河。影片首映六天后,迪士尼先生就带着七个小矮人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学院颁给了迪士尼先生一个特别荣誉奖,除了一个标准尺寸的奖杯,还附赠了七个小奖杯,迪士尼先生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迪士尼帝国就此拔地而起。不过经典归经典,白雪公主——作为迪士尼首席公主——却是十三位公主中最无聊的一位。除了“肌肤如白雪,黑发如檀木,嘴唇如玫瑰”,白雪还有最纯洁的灵魂和最善良的天性。可以说,她是一个完美到不适合做电影主角的人物,因为对于电影角色来说,完美就等于无聊了。但是如电影评论家RogerEbert所言,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为了塑造白雪这个角色,而是为了塑造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换言之,白雪公主就是一面照妖镜——甚至有点女版基督耶稣的意思——透过不同人物对待她的态度,影片的重心在于塑造邪恶的皇后、猎人、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等这个童话世界中的诸多人物。除了无聊,白雪显然还是弱小又无脑的一位,她在片中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或独立精神,除了唱歌跳舞并和小动物交朋友——这三个特征就此成为之后所有迪士尼公主的标准配置——就是在森林里被猎人追着跑,随随便便吃下皇后的毒苹果,躺在棺材里等待被王子吻醒。白雪公主自始至终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甚至她的主打歌《Somedaymyprincewillcome(总有一天我的王子会出现)》都充满了盲目乐观和消极等待的心态。当然,白雪的存在也是顺应了历史的需要,1937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余威还未褪尽。心有余悸的美国人民确实需要这样一个童话故事重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事实也证明了,白雪公主生逢其时。时间快进到1950年,二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世界人民都还没从战争的恐怖中缓过来,迪士尼瞅准了这个时机再次复制了白雪的成功模式,第二位公主辛德瑞拉华丽丽登场。她的故事再次沿袭好事多磨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治愈系模式,又一次全球热卖。其实当时的迪士尼公司已经严重负债,正是靠着《灰姑娘》的成功,迪士尼公司才避免了破产的厄运。公主,再一次给迪士尼带来了好运。历史证明,无聊的治愈系公主只对特定时期经历过创伤的人们格外有吸引力,所以和平年代出场的公主《睡美人》(1959)就不大招人待见。奥若拉公主同样美艳动人,纯洁善良,当然这一次公主的厄运是不幸昏睡不醒,直到被王子解救。但是《睡美人》没能享受之前两位公主的无上风光,以至于迪士尼公司在《睡美人》后的三十年中都没有再拍公主电影。其实1937之前,美国的第一波(形容女权运动,用“波”格外恰当:p)女权主义运动已经结束,然而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目标在于为女性争取投票权,女性在社会生活以及婚姻生活中的其他权益仍然没有改善,所以笔者将这三位公主称为“前女权主义公主”。2.女人做饭是为了抵抗共产主义!笔者在研究美国女权运动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话说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阵营陷入冷战,双方都害怕一旦核战爆发,世界将毁于一旦。与社会主义国家鼓励女性们像男人一样开飞机开火车不同,美国政府试图将女性关在家里。他们认为美国强大的根基在于消费主义文化,以及严格定义的性别角色分工。换言之,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女人就要有女人的样子,就要穿裙子、烫头发、做家务。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母母女女”。这往小了说是影响夫妻团结,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往大了说是影响美国核心价值观,以至于影响冷战走向的大问题。这可不是笔者杜撰来的,有史料为证。1959年,在莫斯科的美国国家博览会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进行了一场奇怪的辩论。尼克松吹嘘新出现的家用电器如何解放了美国的女性,让她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增进魅力、教育孩子。赫鲁晓夫反击称在苏联家庭主妇一点儿用没有,他们的妇女都在忙着建设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呢(听着有点儿耳熟?)。这次会面后,美国媒体开始大力抨击社会主义国家,说他们的女人如何早早就失去了女性魅力,变成了一个个只会做苦力的男人婆,而美国的女性却优雅的享受着她们的女性身份,同时有充足的时间相夫教子。话题扯得有点远,回来继续说公主,除去显赫身世、倾国容貌、美妙嗓音还有控制小动物的本事,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三位公主还拥有一个共同的能力:会做饭!这点在冷战开始时出现的灰姑娘身上尤为突出。我并不认为迪士尼的小公主们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位女性形象都是顺应当时社会需求(男人的需求)的。他们都是由男性视角出发、由男权社会定义的完美女性形象:貌美人傻会干活儿。男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美艳的妻子,还需要一个家务活样样精通的老妈子。而只有这样的女人们,才会得到男人们(电影里的王子们)的救赎。其实仔细想想这是很不合理的,宫里长大的白雪,什么时候学会的烧火做饭?!还会烤苹果派?!3.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在这一小节开始之前,我们开个小差,先来聊一聊亚当的老婆。众所周知,亚当夏娃是一对儿,亚当是上帝用泥土造的,夏娃呢,是用亚当的肋骨造的。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夏娃之前,亚当还有另一个正牌老婆,名叫莉莉丝(Lilith。美国影视剧里但凡出现叫Lilith的角色,必定是个刁蛮难搞的女人,比如Fraiser里Fraiser的前妻Lilith)。传说亚当之所以和莉莉丝结婚,是因为亚当厌倦了和动物们xxx(当时确实还没什么人......)。与那无脑的夏娃不同,莉莉丝也是上帝用泥土造的。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后生活长期不和,既然你我生来平等,凭什么老娘要听你亚当的话?最终他夫妻二人因为做爱时谁上谁下的体位问题大打出手,甚至惊动了上帝他老人家。莉莉丝一气之下出走人间,与无数——如果不是所有——天使以及各路牛鬼蛇神疯狂交欢,还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魔鬼。吃了亏的怂包亚当跑到上帝面前哭诉,恳请他老人家再帮他续一房小三。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上帝没有用泥土,而是取下了亚当的一块肋骨造出了夏娃。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男女尊卑的问题。这夏娃都是亚当身上的骨肉了(听着有点儿乱伦的意思...),还不得处处听亚当的指使么?豹子脾气的莉莉丝当然不是好惹的,你亚当夏娃日子过得舒服了老娘可就不舒服了。于是烈女莉莉丝化作毒蛇盘踞在知识树上,勾引夏娃偷吃了智慧果。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人类历史开演。以上关于莉莉丝的故事也不是笔者杜撰来得,莉莉丝的奇葩事迹,在犹太神话、死海古卷、中世纪文学传说中均有记载。可能有些读者看出来了,这莉莉丝简直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权主义者啊?她争取的性爱体位问题,其实是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莉莉丝争取的,不过是与男性的平等地位罢了。莉莉丝在后世经典中被刻意丑化甚至掩盖,笔者浅薄地认为,是男权社会心虚的表现。犹太人一定是深知莉莉丝的存在的,不过秉承家丑不可外扬的方针,并且为了维持犹太社会严重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他们也就闭口不提了。这些心虚的犹太男人们在祷告的时候,还会“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女人。”于是毫不奇怪,第一本犹太女权主义杂志就被命名为《莉莉丝》。(关于更多Lilith的资料可以查阅Wiki的Lilith词条以及这个神话百科:http://www.pantheon.org/articles/l/lilith.html艺术圈还发表过一篇更劲爆的博文:http://www.guokr.com/post/539321/)伍迪艾伦说过,大家看完了《白雪公主》都爱上了白雪公主,他却爱上了那个邪恶的皇后。其实如果观众仔细推敲邪恶皇后这个角色,同样是美艳妖妇,同样掌握着变身法术,同样用苹果(苹果说我招谁惹谁了,怎么都拿我说事儿)引诱单纯幼女,邪恶皇后简直就是莉莉丝的童话翻版啊。没错,在历史上莉莉丝一直作为女巫的保护神存在着。而且在英国、德国、希腊、甚至墨西哥、北美土著、东方传说中都有她的影子(真可谓誉满全球啊)。关于远古的回忆,不可避免的以传说的形式渗入了现代人的文化中。咱中国人民爱说的“化作美女的毒蛇“没准就是对莉莉丝她老人家的回忆。可以说,在前女权时代的三部公主电影中,女权主义元素均以反面角色出现: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灰姑娘的变态后妈,睡美人的魔鬼教母(还会变身喷火巨龙),甚至后女权时代出品的《小美人鱼》(1989),反派人物章鱼大妈依然是个女儿身。这些女人要么对权利充满欲望,要么嫉妒心膨胀,要么就是单纯的抽象化的邪恶。她们不切实际的邪恶,是公主们不切实际的善良的另一个极端。正如人们对莉莉丝的妖魔化一样,这些女性反派们,是男权社会对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见。女人对权利充满了欲望,就是邪恶了。反过来看,这些电影里出现的男人无一例外全是好人。怜香惜玉放走白雪的猎人啦,任劳任怨勇斗后妈的七矮人啦,一吻定情妙嘴回春的王子啦,甚至灰姑娘的亲爹、以及她未来的公爹......但凡影片中提到的男人,从高帅富到穷屌丝,都-是-好-人!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男性沙文主义啊。“大男子主义言行是小男人心态的窘态毕露!”王蒙如是说。如此这般被贬低被丑化的女权主义者们,能不起义么?!4.你全家都女权主义上回书说到,1959年的《睡美人》反响平平,迪士尼公司在之后的三十年内都没敢碰公主话题,直到1989年《小美人鱼》摇着尾巴出现,公主才回归大银幕。小美人鱼一出场,就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味道——不、不是海腥味,而是清新的女权主义味道。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了几十年的女权运动,“女权主义”已经不是什么好词儿了。你要敢说小美人鱼是女权主义者,搞不好人家还会吐你一脸海水:“你才女权主义,你全家都女权主义。”当时的主流媒体已经造就了两类女权主义者的刻板印象。一类是穿马裤蹬皮靴、不刮腿毛、憎恨男人到骨髓的女同性恋者;另一类是自私冷酷的女强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的女权运动,早已使女权意识深入人心。女性与男性对等的权益,即女性在职业、教育、婚姻等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男性平起平坐的观念早已润物细无声了。与1950年的家庭比起来,80年代末你全家很可能都已经是女权主义者了!这一时期的公主终于开始有人味儿了,她们不再是做作死板的高大全形象,而是像凡人一样,有小缺点小毛病。小美人鱼一改之前三公主深闺美妇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普通的青春期叛逆女孩儿,为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她私自用美妙歌喉换来两条大长腿(说走就走也要有腿不是),勇敢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男神。而1991年出现的美女贝儿(出自《美女与野兽》)更是了不起,她是他们村儿唯一一个爱读书的人!读书——这可是历来男权社会中男性独享的特权,也是男性获得权力的基石。要不然古今中外的祝英台和杨朵(犹太版祝英台)们也不需要女扮男装混进学校读书了。贝儿的性格是独立、聪明、勇敢、倔强的,而且她霸气外露地爱上了一只怪兽!她可以称为迪士尼公主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也是时至今日最受好评的迪士尼公主。5.少数族裔公主大爆炸你别看今日的美国社会各种“政治正确”的口号喊得山响,要是有人胆敢做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甚至年龄歧视的言行,立刻就会被淹没在一片批判声中。其实这些都是在二战后时至今日短短几十年内各种社会运动取得的成果。1950年代的美国社会,各种针对少数族裔、女性、同性恋者以及社会边缘群体的歧视绝不鲜见。从战后开始到八十年代的美国历史中,充斥着各种社会运动,比如最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第二波女权运动,同性恋平权运动等等。正是这些运动,给美国带来了一场民主的跃进。这也是无数人流血流汗不流泪争取到的胜利果实,比如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同志就不幸惨遭暗杀。然而,正是他们的抗争,换来了今日美国社会更加深化的民主。任何坐等统治者良心发现自行改革的人,我只能对他们说:呵呵。作为这些民权运动中的一支,女权运动也带着其他运动的特征,其中种族平等就和女权运动联系在一起。一头红发的小美人鱼已经代表了进步,不再是金发碧眼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种,小美人鱼可是白人社会中长期不受人待见的“Ginger”亚种。90年代初迪士尼公司掐指一算,目前为止的五位公主可都是高加索人面孔,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觉悟,迪士尼在未来十几年内猛造且只造少数民族公主:1992年《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此人还可能是个穆斯林)茉莉,1995年《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1998年《花木兰》中的中国(亚裔代表)公主木兰(花木兰就是一平民家的孩子哪儿是公主啊),以及2009年《青蛙公主》中的黑人公主蒂安娜(奥巴马都当了总统了还不麻溜儿造一个黑人公主?!)。终于迪士尼长嘘一口气,这下你不能说我种族歧视了吧?(于是我们看到,这之后的公主电影只专注造白人了。)6.嫁人不是你想嫁,想嫁就能嫁笔者将《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风中奇缘》和《木兰》这五部电影称作”后女权运动公主电影“。这一时期的公主片儿,虽然带着明显的女权主义先进性,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缺陷!女权主义色彩在这时期最晚出品的《木兰》中登峰造极,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已经作为电影的主要矛盾出现,而且影片融入了东方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最终,花木兰用超越男性的智慧和勇气成了孤胆英雄,万民给跪,宁死不向匈奴低头的皇帝都给木兰鞠了一躬。花木兰她爹对她说:“花家最大的荣耀,就是有你这么一个女儿。”看看,女人终于可以光宗耀祖了!但是这五部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导致她们的革命力度仍然不够彻底。这一点就是影片中婚姻对女性的束缚。影片开始时,几位主人公都面临一个困境:找不着合适的老公,或者相亲对象自己看不上。然而随着影片发展,婚姻问题都随着冒险一并解决了,小美人鱼如愿嫁给王子,野兽变回人形儿抱得美人归,茉莉搞死了怪叔叔嫁给了阿拉丁,木兰得到了年轻有为的公务员......好吧,《风中奇缘》里的宝嘉康蒂惨了一些,她是这一时期唯一没有收获爱情的公主(别担心,过个十几年就会有个叫Merida的大龄剩女前来陪你)。我们不禁要问,要是她们的冒险没有给她们带来爱情,这婚还结不结?!日子可怎么过?!这里体现了男性与女性反叛的一个本质区别。男性的反叛经常是拒绝物质上的享受,他们可能拒绝像父辈一样成为医生、律师、银行家,而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但是并没有丰富物质回报的生活;然而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他们仍然希望组建家庭,成为父亲。但是女性的反叛,往往是彻底的逃离传统家庭生活,也就是说她们如果还想有自己的事业,往往就要完全放弃婚姻生活。比如JaneAusten就一辈子献身文学终身未婚。究其根源,盖因男权社会将抚养子女的责任定义为女性的天职,婚姻对于女性更像是一种职业。一些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眼见着母亲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和理想,在长大后会因害怕重蹈其覆辙,而选择完全放弃家庭生活。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会质问一切社会已有的价值体系,比如她们会说:为什么女性的手指纤细就要去做流水线装配工人而不是神经外科医生呢?同样,她们也会问:为什么孩子是女人生的就一定要女人养呢?难道女性只有走进婚姻这一种选项吗?公主们,你们不结婚会死吗?!7.女人到底要什么?迪士尼的电影,其实八十年来都在专注贩卖同一主题:要有梦,要勇敢追梦。但是这做梦也有不同的做法,男人和女人的梦也大不相同。男孩子的梦想,1940年的迪士尼动画《匹诺曹》中概括的最为充分,那就是成长、成为一个男人。但是对等的女性梦想,却直到1989年的《小美人鱼》才出现,落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此之前的女性角色,梦想都是“被男人解救”。究其原因,当然和迪士尼先生自己的守旧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后女权时代的公主们(小美人鱼开始,木兰为止),终于学会了做男人做的梦,她们梦想变得和男人一样,甚至做男人做的事情,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起码花木兰是这样)。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女权主义,不是要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不能否认男女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性),更不是要女人和男人一决雌雄(这个不用决......),而是要抛开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由女性自己定义女性的身份、思考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女性的梦想应该在于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男权社会。所以自信的女权主义者应该这样问自己:究竟“我”想要什么?男人?关男人屁事?在迪士尼公主当中,从2009年出场的《青蛙公主》开始,包括《长发公主》中的Rapunzel,《勇敢传说》中的Merida,直至2013年《冰雪奇缘》中的Elsa和Anna,都带着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故笔者将她们称作“新女权时代公主”。2009年上映的《青蛙公主》中,第一位黑人公主——“创业公主”蒂安娜从小的梦想就是开一家自己的餐馆,不同于花木兰出于无奈被逼上战场证明自己的能力,蒂安娜从影片一开始就是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2010年上映的《长发公主》则完美表达了新女权主义的内涵。从小被绑架的长发公主Rapunzel踏上的冒险之旅,一方面是一个少年踏出家庭的保护成长为人的成人礼(但这次是女人的成人礼),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真实身份(FemaleIdentity)的探寻。最终电影落脚在Rapunzel找到了亲生父母,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一路上顺便认识的飞贼Flynn也不是什么王子,最终他们发展出来的爱情也不过是Rapunzel在寻找身份归属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罢了。成长于二十一世纪的女性,不仅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益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她们有足够的自信,去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8.大龄剩女你们怎么一点儿不急?正如我在前文所批判的,后女权时代公主们的一大弱点,就在于婚姻仍然是左右她们成年生活的最重要因素。到了新女权时代,公主们故事的主线已经与爱情无关了。《青蛙公主》是打工妹创业开餐馆;《长发公主》是失踪少女找妈妈;2012年《勇敢传说》中,公主Merida的主题已经变成了:逼老娘结婚,门儿都没有!其实抗旨不婚这事儿不能完全怪她,片中出现的王子们,实在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啊!婚姻和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变得不那么紧迫了,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甚至根本要不要——迈入婚姻生活,以及要不要生养后代。这是男女平等带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大龄剩女们,你们想过没有,是谁给你们带来的幸福生活?那都是无数女权主义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笔者突然就想到这么一句......)。正是因为女性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可以在职场与男性公平竞争、可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福利和薪金,而且——不要小瞧这一点——因为避孕手段(包括人工堕胎)的进步而获得了性解放,女性才得以脱离男性实现经济、地位、以及性生活的独立。当代大龄剩女享受的生活,对于五十年前的美国家庭妇女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当然,女权主义不是鼓励女人都不结婚(还是有女性打心眼儿里想结婚的),也不是鼓励全体女性都不生养(那地球人早晚要死绝),更不是鼓励所有女人都成为同性恋(假设全世界人都是同性恋,这种假设本身就很愚蠢),而是鼓励女性要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社会舆论压力就随随便便找个长期粮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年大妈们常说:男人不着急,三四十结婚也不算晚,女的就不一样了,岁数大了就没人要了。你仔细想想市井大妈的话,实际上是没有逻辑可言的。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儿,不是三五年的买卖,如果一个男人只是因为女人年轻貌美就娶了她,你同样有理由怀疑,他会在女人变成黄脸婆以后换一房小的。如果男人可以不着急结婚,女人为什么要着急?9.释放你的GirlPower笔者打着《冰雪奇缘》的名号,码了这么多字儿,还没提到本片,笔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现在笔者就开始侃一侃《冰雪奇缘》这片子,下文涉及严重剧透,没看过本片的你可慎重阅读。从上一部《勇敢传说》到这一部《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已经转移到了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上来。《勇敢传说》讲的是母女,《冰雪奇缘》就开始讲姐妹。片中男性角色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差。公主电影,越来越成为“女性电影”。《勇敢传说》中连个像样的王子都没有,《冰雪奇缘》更是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创举:王子终于学坏了,竟然成了全片最大的反派。经历了八十年时代变迁,男人终于从“拯救者”,沦落成为“幕后黑手”!女性终于意识到,长久以来压制女性解放的,不是别人,是她们的兄弟、父亲、丈夫、儿子,是所有虚伪的男人们!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英帝国出了一支自甲壳虫以来最红的组合,但不同的是,这次红遍全球的却是一支全女子组合,她们就是:SpiceGirls(辣妹组合)。同时被辣妹推广开来的还有一个全新的概念:GirlPower(女性力量)。它代表着女性获得权力、女性团结与忠诚的理念。笔者看来,《冰雪奇缘》中Elsa竭力压抑的超能力,就是GirlPower的形象表达,而最终Elsa接受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再害怕释放自己的能力,掷地有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女性要解放,能力要释放,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口号好适合刷在墙上)10.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费城》(1993)中有一句话:“不根据个体属性,而根据该个体所属的群体被赋予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的评判个体,就是歧视的本质。”换言之,说女孩子数学就是学不好、说女司机开车一定比男人差,和见到黑人就觉得会被抢劫,见到同性恋就觉得他有艾滋一样,都叫歧视。笔者啰里吧嗦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借女权主义的进程,说明一个道理:一个社会的风气,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定是向着更深入、更全面的民主化发展。而人类文明的走向,也必定是向着消除一切不公正歧视的目标前进,任何企图阻止这一进程的行为都不过是螳臂当车。任何企图逆转这一进程的个人,历史都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当今的女性们,最应该感谢那些女权运动先驱们,正是她们不甘沦为“沉默的大多数”、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力,才造福了她们的女儿和女儿的女儿们。但同时,她们也要感谢迪士尼公主们。迪士尼电影,作为流行文化的晴雨表,记录着点滴的社会变迁,这看似无关痛痒的流行文化,却像那旧时王谢堂前燕,将公正、平等、民主的理念带进了寻常百姓的意识中,进而改变了民主的走向。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提到迪士尼公主,会这么说:哦,就是那个拯救了王子的公主;哦,就是那个科学家公主;哦,就是那个成了总统的公主!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五乔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