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分钟,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好渣,可是,后来不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15:23:51人气:0
中暑

视频中暑状态年代:2008

主演MartinshKalitaViktoriyaSolovyevaKseniyaPopovichAleksandrAdabashyan更新时间:2012-09-07 04:58:09

奥拜隆少将及其秘密突击队发现在太平洋的巴拉罗亚岛上,一种致命辐射正在破坏大气臭氧层,令全球气温迅速上升至危险水平!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竟然是一班原始外星人要毁灭地球的阴谋!奥拜隆少将一方面要带领步队应付岛上的野蛮土著,另一方面更要阻止那群凶悍的外星人继续侵害地球中暑

前三十分钟,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好渣,可是,后来不了。这是一部三小时的电影,米哈尔科夫自有他的本事让你在膀胱已经不堪重负后哑口无言,热泪盈眶。尽管观众可能对影片中的那段白俄/苏俄战争的历史完全陌生(特别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由于各种原因,甚至会带有强烈的认识偏见),但这不重要;尽管观众会对俄罗斯这个民族带有主观的印象,但这不重要;尽管。。。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米哈尔科夫的镜头里,这一切都已经毁灭了,一去不复返了,他邀请大家参加的是一场葬礼,一场关于一个民族的葬礼,至于葬礼上躺着的是你的旧友也好或是点头之交也罢甚至于深仇大恨,俱逝矣,不复归,或脱一下帽,或掬一把泪,就好。电影关于上百个白俄军官战败被俘后被苏俄残酷沉江的故事,其中穿插着对于过去时代(沙俄)一段艳遇的回忆。影片一开头就是在一个伏尔加河畔的小城,刚刚经历过战斗,一片狼藉,在教堂前的广场上却突兀地站着一尾孔雀,优雅,艳丽,但格格不入,一群苏俄士兵在战斗胜利后开着卡车在城里欢庆,车辆驶过,一声枪响,孔雀倒在血污中。。。其实在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后,无论在年轻是有多么痴迷于各种影像的象征和符号表达,但这些年终究渐渐对这样的隐喻产生了反感,常常会觉得这么玄真的有必要吗,是不是太装了?然而,如这部电影开头这样强烈的暗示,让你不可能不直视导演所要说的——改朝换代,摧枯拉朽,焚琴煮鹤。然而,米哈尔科夫高明之处就在于,符号化的隐喻点到为止,至于苏俄代表什么,好的吗,坏的吗(虽然从拍摄手法上看起来很像在拍现在横行于中东国家的极端主义分子),他没说,孔雀是美的,但美的一定是好的吗,他也没说。实际上,直到最后也没有说。还是这句话,这是邀请你参加一场葬礼,不需要太苛求逝者的是非对错。为啥觉得前三十分钟渣呢?实在是因为,前三十分钟,导演在现实和追忆之间不断切换,一会儿是现实骨感残酷——苏俄代表为每个白俄军官登记造册让他们签署降书,剥去军衔,将他们聚在一个阶梯广场上听候发落;一会儿又是不断追忆一次发生在战前的转瞬即逝的美好旅程,阳光,荡漾的伏尔加河,彬彬有礼的游客,帅气的白俄军官,即将来临的新婚,和让人心驰荡漾的美妇人。前者拉拉杂杂,每个军官都好像在自言自语(内省独白),后者则让人感觉太过出离现实(一条美妇人的纱巾竟能鬼使神差般飘遍整条游船,让一个白俄上尉如痴如狂),让我不禁想OS:那个《烈日灼人》的米哈尔科夫是要闹哪样,这是要学塔尔可夫斯基还是要模仿库斯图里卡?老爷子的干货呢??事实是,因为前三十分钟我还远没有进入老米所设置的状态,参加葬礼的状态。米哈尔科夫打从孔雀之死那一幕就明确地不能再明确的宣告这是一场葬礼:葬礼中如果逝者也可以说两句的话他当然需要有独白,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在葬礼上,他将过去描绘地再美好离奇都不应该受到指摘。葬礼的开头就是需要这样鲜明的两相对比,就像《茶花女》的开头那样,当累累白骨遇上往日的浮华美好,每一个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当然伤感的葬礼也不会妨碍米哈尔科夫祭出他拿手的干货:俄罗斯的可爱和癫狂,以及无时无刻不让人为这个民族所感到的悲伤。前者,可爱的是一个将战斗胜败,国家存亡完全抛在脑后的年轻士官,他只关心能否为所有战败的同僚拍一张纪念集体照,他极其认真地组织大家站好,安排位置,调整大家的拍照姿势,是一个俨然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中的GEEK(好像那个《西伯利亚理发师》),但是在经历种种插曲终于完成照相的那一刻,虽然画中人仍然茫然不知,但观众却已经能明确地知道这是一张遗照了——照片上的每个人越是认真,威武,越是让人唏嘘同情,越是会勾起深深的空虚感,继而提问,正如电影中每个军官都会反复唠叨的:这一切意义何在?后者,癫狂的则是在回忆里的那段旅程,白俄上尉不顾一切但又笨拙无比(就像每一个米哈尔科夫电影里设定的标准俄罗斯主角一样)地想追求那船上偶遇的美妇人,这一切只是因为一段天籁般的旋律和一条出离现实的蓝纱巾让他魂牵梦绕,最终在极其不现实的一夜欢愉后,上尉如梦初醒,痛哭流涕,因为他已经能够预感到:正如那美妇人所说,“这一切(美好)虽然于我,过去不曾有过,但是最要命的是,将来也不会再有”。一句话,恰巧,一个民族的命运,一语成箴。最后,回忆中的中尉告别了出离现实,被光晕笼罩着的短暂的一天一夜后,继续他伏尔加河上逆流的旅途;在现实中,白俄军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唱着军歌排队走向他们的坟场——一艘早就计划好在江中会被凿沉的挖沙船。一段美好,一群人,就这样沉入了伏尔加河。如果说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概念,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保有一种他们独特的性格,那我们就可以宣告,在沉船的那一刻,一整个民族没有了,是俄罗斯族也好,是哥萨克也好,他们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他们来过这个世界,创造过并享用过短暂的美好,然后失败了,消失了。如果真的有民族性这种东西的话,那么他们的性格和后来的苏联没有关系,和现在的俄罗斯也没有关系,就像这片土地上绝种的生物一样,这个民族来过,走了,最要命的是,永远不会再来。作为旁人,默哀,追忆,就够了,就不至于让他们如在拍照时不小心移动了位置的人一样,消失在历史的胶片中了。P.S.另起一段,有必要再说说,这个片子里隐喻的桥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一个在阶梯广场上等待发落的哥萨克军官在阶梯顶端的废墟中发现一辆装满小孩玩具的童车,回忆童年,想到过去,不禁怅然,然后,童车滑下了阶梯,一级一级,滑下了阶梯。是的,童车,阶梯,加上好像无休止的滑落,就是赤裸裸地向前辈致敬嘛,但米哈尔科夫在这个完全拷贝《战舰波将金号》的传世桥段上做了一点小动作:军官在楼梯顶上望着下落的童车,嘴里数着滑落的台阶,充满了绝望和无力感:“14,15,16.。。。45,46.。。。87,88,89”“彭!!”童车翻倒在了一堆火焰中,烧成灰烬,一个国家也好,民族也罢,无可挽回地沉沦到了万劫不复——最后偏偏终止于“89”,如果最后那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而只是导演碰巧为之的话,那就算我想多了。完。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