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TheWire》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18:14:40人气:0
视频:线人第一季状态:第03集年代:2018
主演:多米尼克·韦斯特约翰·道曼伊德里斯·艾尔巴弗兰基·费森更新时间:2018-11-29 08:35:51
第一季主要讲述巴尔的摩市警察对巴克斯戴尔贩毒集团的调查。 调查全因警探吉米·麦克纳提而起。在对迪安吉拉·巴克斯戴尔的庭审中,关键证人临时翻供,使得迪安吉拉成功脱罪。庭后,麦克纳提向法官丹尼尔·费兰透露,目击证人可能是受到被告的舅舅——伊旺·巴克斯戴尔手下人的威胁才被迫改了口,因为他在庭审现场看到了伊旺的副手斯丁格·贝尔以及其他几名团伙成员。麦克纳提还告诉费兰…
今天再次展现了一下我无可救药的本性,明明星期天就要出的《TheWire》最后一集,但我今天就给看了。不夸张的说,《TheWire》绝对算得上是美国连续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这一生看过的最佳的连续剧。这部连续剧的设置十分与众不同,很难将其定义为某种类型。在第一季,故事的主角包括了警察、法官、律师等所谓的白道到吸毒者、毒品贩子、抢劫者等所谓的黑道,故事主要描绘Baltimore市警匪之间的斗志斗勇。从第二季开始,《TheWire》虽然还是围绕着贩毒等因素展开故事,但人物逐渐加入了码头搬运工、政客、学校学生和老师以及媒体报刊等社会的其他层面,完整的呈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体系的互动。《TheWire》描绘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可以算是美国市中心贫民区(innercity)、甚至整个美国的浮世绘。虽说有警匪因素,但这部连续剧和传统的类型片完全不同,是美国少见的角色类(characterstudy)作品,而不是24小时一类的商业情节剧。连续剧中所有的角色都异常真实丰满。比如连续剧中最大的反角之一StringerBell是个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但却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在他的床头摆放着AdamSmith的《富国论》。而连续剧人气最高的OmarLittle则是一个抢劫犯;他非常讲道义,只抢毒品贩子,并施舍于周围的穷人;最绝的是,这个为人敬畏的江湖人物还是众人所不齿的同性恋。诸如此类的精彩设置比比皆是,粗粗一数大约有数十人之多,而每个人的情节又都可以独立成篇。作为连续剧第一季的主角,JimmyMcNulty在第二季和第四季甚至都没有出场的机会,而没有了他的故事依然十分精彩。故事既由人物推动,那么其发展注定和一般连续剧不同。和商业片的直线因果(linear)叙事不同,《TheWire》的故事充满了随机性(randomness)和互动性(interaction)。剧情没有一点想当然,完全好像博弈论(gametheory)一样,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比如好警察想抓贼、官员想升官等)并作出行动(action),而随之而来的是其他角色对其作出的反映(reaction)。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现实生活十分贴近。事情的发展即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得不叫人拍案叫绝。但不论故事和角色如何发展,唯一不变的是连续剧的写实主义(realism)。《TheWire》的发展拿捏做作之处,亦没有因为主创对角色的同情或眷顾而使其命运有任何改变。和充斥了俗套(cliché)和定律的一般连续剧不同,观众很难根据观剧经验判断出故事或人物最后的结局。即使是主要角色,在《TheWire》也会随时有掉脑袋的可能。看《TheWire》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两点:角色发展所透露出的悲凉的宿命感以及在看完连续剧后常见的终结感(closure)的缺失。在这方面,《TheWire》更像契诃夫的戏剧或德·西卡的电影,而不是传统好莱坞产品。与之相符,《TheWire》在美学上选择了绝对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音乐方面,剧中没有一丝用于烘托气氛的配乐,所有的声音和音乐皆来自于剧情中(diegeticsound)。在语言方面,剧中的人们都使用了极其生活的语言,其中充斥了大量行话和术语。而即使是一般人很难听懂、甚至完全不知其意的黑话,《TheWire》也不会提供任何解释(不管是通过字幕还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口中)。片中甚至有许多演员原来就是警察或黑帮,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情节(如Omar从六楼跳下逃走)其实都是真人真事。这一切努力使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处在Baltimore的街边。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TheWire》许多精彩之处显而易见经过了高度的艺术提炼,最明显的就要数各个粉丝如数家珍的经典台词。和一般大片不同,《TheWire》中仿佛每人都字字珠玑。即使MarloStanfield这样不喜言语的角色也有不少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如一次Marlo的一个手下告诉Marlo自己被Omar抢劫,要求Marlo不要收取这段时期的费用,因为Omar是和911恐怖分子一样的不可抗力。Marlo即曰:“我非美国政府,Omar亦非恐怖分子,他不过是一个拿着猎枪的黑鬼”(Iain’ttheUSgovernment,andOmarain’tnoterrorist;he’sjustaniggerwithashotgun)。这些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充分体现了角色个性。连寡言如Marlo者都如此,像PropositionJoe等人的长篇大论自然更加精彩。《TheWire》的台词不但远胜于现在多数电影的水平,甚至和好莱坞老片中最经典的台词(如《日落大道》)也毫不逊色。能够塑造如此之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剧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TheWire》一流的制作团队,而其中功劳最大的又数这些出色的演员以及优秀的编剧团队。《TheWire》的演员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各个功力了得,其中多名演员已经通过此剧上位。目前最成功的恐怕要数饰演McNulty女友的AmyRyan,这名百老汇资深演员去年刚刚应为影片《GoneBabyGone》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提名。但演员水平再高最后还需依附编剧提供发挥的空间,而《TheWire》的编剧只能说是很好很强大。连续剧的主创DavidSimon作为资深Baltimore太阳报的记者,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深有了解;是他为《TheWire》设立了一个大的方向。而连续剧的其他编剧亦大有来头,如DennisLehane就是著名的小说家,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被ClintEastwood改变成电影并一举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神秘河》(MysticRiver)。如果仅仅因为制作精良,那么《TheWire》充其量不过是一部和《TheSopranos》相仿的爆米花大作。真正让《TheWire》鹤立鸡群的是其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感。《TheWire》对社会百态的描述并不居高临下。主创虽然有个人观点,但却没有任何希望说教的心态。与其相反,《TheWire》冷静生动的描述了社会各个层面,并通过对其他层面的描述增加了既有内容的深度。比如,《TheWire》最深刻的应该要数描述教育系统的第四季。通过四个孩子的境遇,《TheWire》展现了环境对儿童的主要性和决定性,并通过对孩子的描写为其他角色(这些孩子的经历即那些已经长大成人并成为警察、黑帮的角色的经历)提供了背景信息。虽然任何没有在美国成长的人对此剧的理解都可能非常有限(如黑人社区的败落等问题国际上知情的人数并不多,而且极具美国特色,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这里恕不多言),但其描述的其他诸多方面,如全球化对蓝领阶级的冲击、民主政治的黑暗面(如募集基金、交换利益等)、官僚和假大空政策的负面影响、教育硬性化分数化的不足以及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地位和变迁等问题却是一些大家都可以关注的问题。看《TheWire》,看到的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痛心疾首,以及对改革和变化的渴望和期待。可以说,作为社会的一员,察觉到《TheWire》中所描述的诸多尖锐问题并以此努力进步、推动改革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故事的题材和艺术上的选择,《TheWire》的商业性和受欢迎度一直不高。很多观众是对此题材不感兴趣,但更多的则是怕面对连续剧所描写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如此一部并不流行的连续剧能够坚持着许多年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写一本卖不出去的现实主义小说的成本可能不高,但连续五年耗资数千万美金制作一部敢于说真话、不受欢迎的连续剧却不能不说十分难得。因此,除却社会必要的多元化、言论自由和思想性不说,也只有在美国这种商业体制下,才能有这类的连续剧产生。首先,连续剧制作和播出方HBO是高端收费频道,基本没有广告,因此不用像FOX等公共频道估计收视率。第二,美国多样的利润渠道保证了连续剧即使在收视率不佳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血本无归。像《TheWire》一样的连续剧只要保证有忠实的观众,就算观众数目不多也可从纪念品、DVD等销售中获得一些利润。因为这些商业元素,这部戏的主创们才可以在没有获得主流观众的认同的情况下不妥协自己的创作初衷,并根据本意完成这部杰作。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部在美国都不出名的连续剧自然也很少有人听说。加上其题材晦涩、翻译困难等原因,观者寥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不论如何,如有机会观此剧者玩玩不能错过这个难得一见的连续剧。总而言之,有四类人不可不看《TheWire》:希望体验一流娱乐者不可不看《TheWire》;希望欣赏一流制作者不可不看《TheWire》;希望思考深刻命题者不可不看《TheWire》;希望了解美国社会者不可不看《TheWire》。综上所述,将《TheWire》形容为现代美国的莎剧也并不过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能够观看此剧可以说是我的荣幸。今天看完此剧先说两句纪念一下,日后五季套装DVD出版时我一定吐血200美金以作收藏。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