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滑板少年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2018
主演:基尔·约翰逊刘冰扎克·穆利根更新时间:2020-08-06 19:29:59
导演刘冰将镜头对准了从小与自己一起玩滑板的好友们。年纪最大的Zack初为人父,新生儿的降临似乎让Zack一夜之间长大,但随之而来的生存压力与家庭矛盾也让他接近崩溃。Keira刚刚成年,初入社会的他充满迷茫,纪录片的拍摄给了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与家庭,以及周遭一切的契机。刘冰也交出镜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是什么让他选择了滑板?又是什么促使他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整个社会都在给你灌输:“像个男人,要坚强”“像个汉子,喝玛格丽特酒的都是基佬”我们不是按照自身意愿长大的,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放肆的做自己,然后在这过程中的某一刻,把自己弄丢了。——《滑板少年》片头作为华裔导演
刘冰的首部纪录片,《滑板少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三个爱好滑板的青年人成长中的困惑。这种困惑很常见,那就是:家庭暴力。有研究表明,在美国,平均9秒就会发生一次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所带来的,不只是夫妻之间情感的嫌隙,还有对孩子的伤害,一种不可逆的伤害。为什么会发生家庭暴力?为什么我们会争吵?为什么孩子们要出走?刘冰导演用自己和发小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份答卷。影片中最大的悲剧人物:zackzack(刘冰好友,滑板爱好者,单亲家庭长大,16岁离开家庭)zack曾经是一名无所畏惧的战士。至少在他16岁的时候是这样。当他看见一名黑人小男孩被人用钉子猛刺肋骨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没有恐惧。他一边大声叫骂着,一边赶走了施暴者。他救下了黑人小男孩keire,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keire曾经说:我想成为zack那样的人。那一瞬他的眼里闪着光。keire对zack的崇拜溢于言表zack曾经是一名好父亲。至少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这样。他害怕自己不够好,做的不够多。生性懒散的他甚至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父亲。放弃了滑板,放弃了啤酒。他说:我将给他所有我能给的所有可能性,帮助他成功,让他快乐,让他成为一个好人。男人最温和的一面,就是成为父亲的瞬间zack带着宝宝玩滑板是影片最美的画面之一然而不幸的是,zack失败了。击败他的人,不是生活,而是自己。他会因为每天在家里带孩子出不了门而困扰,他会因此和妻子吵上几个小时。他曾经的勇敢,温和,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酗酒和家庭暴力。zack的寻找是徒劳的zack在处理家庭问题时态度十分消极为什么zack会变成这样?或许一切,在亲生母亲抛弃仅仅只有两岁的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他试图从父亲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这是不可能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你永远也无法获得完整的温暖。母爱的缺失,直接导致了zack在处理家庭关系时,采用拒绝沟通,消极自闭的态度。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爱人的关系,他没有可以效仿的对象。逃离,已经成为zack心灵深处自我救赎的唯一方式。zack的内心深处是自卑的在影片的最后,在刘冰的追问下,平时那个满口脏话,目空一切的滑板少年zack哭了。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我不想看着我的孩子像我一样失败。我想躲起来,我想逃离这里。他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要让一个男人承认自己失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是一颗怀揣早已破碎的心,一个快要奄奄一息的人,才会说出来的话。zack已经没有退路了zack的内心是脆弱不堪的,他一直以为友情,爱情,父亲,孩子,可以代替母亲在他心里的位置,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没有得到过来自母亲的爱,他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甚至去爱自己,所以才会在酒精的麻醉当中,不断的逃亡,逃开朋友,逃开爱人,逃开孩子。他以为这样就能够万事大吉,可是眼泪说明了一切,zack无处可逃了,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人生。nina同样是冷漠亲情的牺牲品nina(zack的女友,在冷漠疏远的家庭长大)皮肤白皙,明眉大眼,nina那么美,她本该遇见更好的人。在电影的中后段,越是看下去,我越是这么想。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你无法去选择什么,尤其是爱情。从小在冷漠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她,极度渴望被爱。这也是全片非常讽刺的视角之一:两个在原生家庭中从未被给予爱的人,在一起之后只剩下索取。zack曾经是她心中的一抹亮色不知道zack曾经给过nina怎样的甜蜜,才会让这样一个纹身满臂的朋克少女选择为他生孩子。文化差异没关系,三观不合也可以磨。但是“爱无能”这件事情,几乎没有解药。两个不具备互爱能力的年轻人,不知爱为何物,不懂如何去爱对方,后果是惨烈的。zack的沉默是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我们实在不应该去责怪他们。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错。这是社会的错,是大人们的错,是大人生了他们,却又选择无视他们的存在。而他们只能重蹈覆辙,拼了命的伤害对方,又不知道该如何原谅。在这样的过程中,下一代又遭受了同样的冷落与暴力,恶性循环。在爱里念旧,是一种美德或许是出于女人多情的天性,nina在和zack分开后,依旧惦念着他。nina的心地是善良的,她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她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挽回失去的旧爱。而与此同时,她还面临着自我认知的困惑。zack母亲的离开或多或少与这种心态有关母亲自从生下孩子之后,就要不断陪伴孩子,除非家庭条件允许,可以雇佣保姆来带养孩子,否则几乎每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是由母亲带大的。而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时间?我的一生是不是就这样了?我的未来在哪?我究竟是谁?我猜测,zack母亲的离开或许和自我认同有关,她无法接受牺牲自我才能养育孩子的事实,所以选择了逃离。这恐怕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的原因之一:我自己还没活明白呢,我怎么去教育孩子?本片导演:刘冰bing(刘冰,本片导演,滑板爱好者,遭遇继父家暴多年)作为影片的拍摄者,刘冰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大部分时间他的视角呈现都是模糊的。而他着力呈现的重点,是他的母亲。刘冰说在他九岁那年,妈妈带他搬到了罗克福德。妈妈在披萨店里上班,一个经常去披萨店的男人,在某天来到了他们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成为了他的继父。说完之后,刘冰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刘冰:喜提后爹一枚?他的笑就像是在说:你当我爹,和我打招呼了吗?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逻辑,我们鼓励再婚,鼓励黄昏恋,尊重老人有选择自己伴侣的权利。但前提是,如果子女年幼,需要对方共同抚养的情况下,必须取得子女的同意。这是一种尊重,一种我把你当亲儿子,你把我当亲爹一样的尊重。而不是我管你叫爸爸,你管我叫小逼崽子。刘冰的母亲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这样,一个女人的错误决定,直接导致了长达十七年的毒打。甚至被按在地上,掐着脖子喘不过气,快要窒息。即使这样,这个懦弱的女人也没有做出反抗。她甚至不知道儿子被继父毒打的事情。她不停的工作,继父不停的施暴,儿子不停的逃走。这个家庭在一片混乱中失控。面对镜头,母亲的话语充满了无力感而这就是刘冰想要拍摄本片的原因之一:我想要一个说法。我想为我自己要个说法。我想为这个家要个说法。继父已经死了。母亲又不善言辞。她只是不停的擦眼泪,神色落寞又无助。有没有说法似乎已经不重要了。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哭成泪人,刘冰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们无法去纠正过去,我们只能向前看”或许整部纪录片就是刘冰的一次自我救赎keire是全片中最温暖的人keire拥有世界上最质朴的笑容keire(刘冰好友,滑板爱好者,家庭暴力中长大,曾经一度离家出走)keire是一个在家暴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总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整天笑嘻嘻的,仿佛没什么事情能让他烦恼。他的笑容背后,是无尽的辛酸。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本该受到最大的宠溺,可是他面对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毒打。只因为:他不愿子承父业。父权至上的思维在中国更甚老子生你,老子养你,你就得听老子的,否则老子就打你。从来没有一种理念是像老子打儿子这样跨越了种族,国家,达成了如此的和谐统一。keire每笑一次,我的心就疼一次。要有多坚强,才能让一个黑皮肤的孩子,在一个充满歧视的国度里,笑的这么灿烂。要有多善良,才能让一个被家暴的孩子,在遭遇无数次的毒打以后,依然选择原谅。他一度渴望,通过玩滑板,来获得父亲的赞赏。他自己都不清楚,父亲对于他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keire和zack正好相反,他充满了正能量keire在一次和父亲的争吵过后,离开了家。从此开启了独居生活,一边玩滑板,一边在餐馆里刷盘子。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只有滑板见证了他的喜怒哀乐。你不知道,当他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四,不用上班那一刻,他的语气多释怀。你不知道,当他听见周围的好友看视频,嘲讽黑鬼那瞬间,他的神情多落寞。keire拥有别人没有的特质:知足种族话题是黑人少年永远的痛keire也曾经对这世界充满愤怒。keire也曾经流下过心碎的泪水。但是他脸上的微笑始终没有消失,他依旧选择拥抱这个世界。就像他说的:滑板带给我伤痛,可是当一天结束以后,我依然会爱上它,我不会一直生它的气。就像我的爸爸一样,他虽然打我,但是我对他的爱至死不渝。keire为这部沉重的电影增加了许多温暖开篇的几处长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从技术层面来说,刘冰的摄影天赋极高。他利用滑板本身的高机动性,搭配手持摄影跟拍,把街头滑板的畅快感完美的呈现。这需要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一定的镜头捕捉能力,普通导演很难实现。keire愤怒的踩烂了滑板全片最扎心的画面之一刘冰在剪辑方面也颇有想法。比如在与keire交谈中谈到家暴,keire露出困惑又无奈的神情时,插入一段过去的DV素材:keire摔烂滑板,宣泄心中的愤怒。然后画面又回到接受采访的keire,以此来营造一种递进的情绪张力。比如在影片结尾时,nina带着年幼的宝宝去玩滑板,画外音是zack对自己的失望,一方面是父亲的自责,一方面是孩子对未来的憧憬,滑板所承担的重量陡然间增加了,那仿佛成为了世界上最沉重的玩具,令人痛心。他完美的切合了滑板少年的主题,又利用滑板这个媒介,成功的把无数个琐碎的生活片段粘合在一起,观影体验流畅,又不会沉闷。keire在朗读写给父亲的日记keire在父亲的坟墓面前痛哭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刘冰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所具备的超群亲和力。比如keire朗读自己在父亲节写下的日记。比如keire在父亲的坟墓面前痛哭。如此真挚的画面,如果不具备超群的亲和力,是无法让被拍摄对象完全放松的。如果被拍摄的对象不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纪录片是没有灵魂的。当然这也和刘冰拍摄对象本身就是好友离不开关系。滑板店老板才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影片在街头滑板中开始,也在街头滑板中结束。滑板成为了这群少年成长轨迹中的见证者。同时,滑板也是这群少年逃离生活的唯一渠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影片的结尾三个少年的青春以蒙太奇的方式重新汇聚在一起。两个小时,我们看着他们欢笑,看着他们流泪,看着他们在成长中迷失,看着他们又重新寻回自我。一个小小滑板所承载的,太多太多了。可是假如他们在一开始就不曾被抛弃,被冷落,谁又会去玩滑板呢?此时此刻,我仿佛听见了十六岁的自己大喊着:“嘿!妈妈,我找到我的滑板了!”愿所有的青春,少一点伤痛,多一些温暖,感谢刘冰导演,感谢滑板少年。本文版权归作者拔剑四顾心茫然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