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鼓掌的罪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04:27:09人气:0
负罪少女

视频负罪少女状态:H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7

主演全余赟徐永嬅高媛熙刘在明更新时间:2022-09-28 19:42:26

高校女生庆敏死去,好友迎熙是最后一个陪在她身旁的人。事件发生后,警探、师长、同学、死者父母,所有人都围绕在迎熙身旁,希望问出一点蛛丝马迹。谜团始终无法釐清,累积在当事人周遭的压力氛围却已经逐渐脱离掌控,真相揭晓前,接二连三的悲剧性衝击将接连爆发! 韩国新锐导演金宜奭首部剧情长片,以灰暗沉重的电影调性,对比女高中生灿烂明亮的校园生活,实则潜藏崩坏危机。官僚粉饰…

这分明是一个恐怖片。每场戏、每个人、每个眼神都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第一场戏就拔刀刺向了观众,但无人知晓,直到电影结束才开始剧痛。我看完愣了半天,心脏咚咚跳。当我试图寻找原因,却发现无人有罪,每个人都可以冠以无辜的辩词。但分明“死去”了两个少女,无声无息,像一场被大雪覆盖的屠杀。影片的调性和今年获青龙奖最佳剧本的《蜂鸟》很像,同样是聚焦少女成长,夹杂难以言说的同性情愫,生命的无常与陡然的失去,但《负罪少女》要阴郁得多,它的绝望弥漫始终,一路奔向死亡,像电影里那条黑暗潮湿的漫长隧道,背后有光,却无法回头。庆敏迎熙的隧道之吻“庆敏之死”的真相并不复杂,但导演选择了一种相对冒险的讲述方式,他退到了每个角色的身后,尊重他们的自私与逃避,真相就在各种否认辩解中被咀嚼撕碎了。这个过程极其挑战耐心和共情能力,一不留神就成了某一立场的帮凶(不过这也算是缺点之一,叙事太过零散,基本都交给了台词。许多情绪过度更依赖于演员的表演,幸好每位演员都在线)。为了便于分析,会先通过片中的零碎线索整合出“庆敏死亡时间线”,再解析。01.时间线梳理(可能有误读,欢迎讨论指正)【事发前一年】迎熙、庆敏、韩瑟是同班同学,本来玩得很好,但在某件事之后就不好了。庆敏被孤立,迎熙和韩瑟玩在了一起。(迎熙原话:“到去年为止还算很好,但在那以后,就不是很好了。”具体是哪件事未明确指出。)【事发当天晚上八九点,口红商店】迎熙和韩瑟在去口红店偷化妆品,因为晚上要去酒吧看公演,在商店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庆敏。为了甩掉庆敏(或者为了能顺利偷出化妆品而转移店员视线),迎熙诬陷庆敏偷东西,趁店员盘查庆敏,迎熙和韩瑟溜走。(其实在商店遇到庆敏并非巧合,而是庆敏在死前特意找迎熙诀别。从后面的信息来看,庆敏谋划这场自杀花了很长时间,只是这时的自杀计划是:今天见迎熙最后一面,跟她告白,明天就吃安眠药自杀。)【车站】庆敏赶到车站,当着韩瑟的面向迎熙表白,迎熙不信,开玩笑说“如果是真的就用自杀来证明”。(电影这场戏不仅用了一个隔着马路远景,还用呼啸的车流遮盖了对话,但从后续情节来看,告白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车站告白【酒吧公演】迎熙和韩瑟邀请庆敏参加去晚上11点左右的公演(迎熙和韩瑟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衣服,庆敏因为是临时过来所以只脱了校服外套)。中间迎熙离开了一下,一直暗恋迎熙的韩瑟对庆敏说:“别想再用那些谎言来收买迎熙的心,明明不敢死。”庆敏说:“明天看着吧!看了就知道是真是假了。”(也就是说韩瑟此刻就已经知道庆敏想自杀。)【公交车】三人坐车回家,中间迎熙提出想下车走走,庆敏也想透透新鲜空气,两人下车,韩瑟赌气没有下车。【隧道】庆敏亲吻了迎熙。并告诉她自己计划自杀的事——她一粒一粒偷拿妈妈的安眠药,攒了一堆,打算第二天自杀,“就算死了也不会有人在意,母亲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所以从来不顾他人感受。”“死亡一点都不可怕,有朝一日这些事都会结束,不觉得很庆幸吗?”因为自杀这件事对早已绝望的迎熙来说并不可怕,她深深理解庆敏的想法,再加上刚刚告白时自己说的玩笑,迎熙并未完全当真,于是采取了一个错误的安慰方法——她也说了自己的自杀计划:要在20岁之前从这座桥上跳下去,并告诉庆敏,吃药死的概率很低,还是不要试了。两人告别,半个小时后迎熙走出了隧道。两个小时后,庆敏跳河自杀。【凌晨】放心不下的迎熙给韩瑟打电话,说了庆敏第二天要自杀的事。韩瑟隐瞒了酒吧中自己也怂恿过她自杀,两人还是没有当真。【第二日】庆敏失踪,警方开始调查。02.洞:失语的少女“洞”的意象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伴随着死亡和之后大片的沉默——隧道(庆敏之死)、喉咙(迎熙自杀)、气球上的洞(迎熙彻底心死)。庆敏失踪了,惊慌失措的老师同学们才逐渐记起这个透明的少女——家境好、成绩好,但不合群、听奇怪的音乐、没朋友,听上去像是模糊毕业合照中某个难辨五官的同学。直到隧道的监控视频曝光,她的失踪才有了具体的指向——迎熙。电影开始,迎熙一直在痛经,这让我想起《情书》里面一直重感冒的藤井树。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极其不舒适的状态中,身体的疼痛加之沉重的心理负担让这个人始终是一个刺猬般的防御状态,当然,这也是她的常态。和庆敏不同,迎熙家境不好、成绩不好、和脾气暴躁的父亲住在地下室里,没什么要好的朋友,早就计划好20岁之前跳河自杀。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一副听之任之的表情,她不喜欢解释,被怀疑撒谎来大姨妈,直接展示鲜血给校医看,被打得满脸伤痕也只是低头不想让父亲看见。所以当庆敏来向她告白时,她才会下意识地说:真的么?听起来很廉价呀,敢不敢证明一下?面对这样直白的爱意,她并非真的不屑。两人曾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像两块飘荡的浮萍被撞开。再次相遇,她们像分享一首歌曲一样分享自杀的计划,她们彼此发现,像是密林中闪过同类的眼睛,是让对方在孤独的人生中发现志同道合的人。这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理解——我理解你,因此我不知道该怎么否定我也认同的事。于是庆敏再也没有走出那个漫长幽深的隧道洞口,她成了一个缺席的死者,放弃了解释的权利。但庆敏的死抽醒了迎熙,她流着泪反复说着“是我想先去死的。之前我就说了想从河上跳下去,结果她抢先了。”庆敏替自己死了,她成了“未亡人”,被迫见证了平行世界中自己死后的景象——幡然醒悟的家长、由爱生恨的朋友、互相推诿的老师同学、高高在上的警察,这无疑比死更令人绝望,所以她也选择了更痛苦的赴死,却没有成功,只是失去了声音,脖子上多出了一个洞。丧失声音不仅仅是对说出真相权利的粗暴掠夺,更是感情与言语的双重封闭。随着遗书的出现,一切都真相大白。但用死换来的话语权,又有什么意义呢?从那以后,迎熙始终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看待周遭的一切:刻意讨好的同学、心怀愧疚的父亲、过度关心的老师,虽然“朋友比之前还多了”,但迎熙知道,现在的自己像极了那只有洞的气球——先贴上胶布,再扎,气球慢慢瘪下去,直到消失,再也不会惊动任何人。气球上的洞“正如你们所愿,我要把属于我的死亡彻底完成,想在你们面前,最潇洒地死掉。”这是迎熙返校时在讲台上打的一段手语,不明就里的同学老师以为是迎熙的感激之语,所以纷纷鼓起了掌。03.无尖之刃:这群坐着鼓掌的罪人“湖底捞尸”一场戏很震撼,一个实心钢柱上缠着铁丝,沉入湖中慢慢移动,若有尸体,倒刺会勾住头发或衣物。倒刺庆敏的死就是这根缠满倒刺的柱子,家庭、学校、社会像一层密不透风的绿色浮萍,轻轻搅动,就充满裂缝。有人受伤,就一定有施暴者,有人死去,就一定有凶手。面对监控的证据、韩瑟的指认,迎熙成了这场凌迟里面的替罪羊。在最重头的“教室审问”戏中,迎熙被安排在了教室中间,警察、班主任、庆敏妈妈、韩瑟、摄像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玩笑是真的,亲吻是真的,理解是真的,自杀也是真的,可我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现在就像是说我杀了庆敏一样”?究竟是谁杀了庆敏,电影里的答案是“自杀”。为了增加共情力度,导演采用了非常现实主义的拍摄方法,极少的配乐,简单的场景切换,长时间的注视。在所有人审视打量迎熙的时候,他们反而成了被观众打量的主体。于是,站在死亡阴影下的群像白描,所有人都像小丑一样毫发毕现。校长和班主任所代表的维稳派从始至终没有关心过庆敏为什么死,而是一直在担心“不要再闹大了”,他们试图从死者身上原因——听90年代北欧音乐、不爱说话、喜欢同性、不正常——怪不得会去自杀。他们把孤独偷换成孤僻,把内向解读为抑郁,他们恍然大悟,互相安抚,并告诫活着的学生,六个月之后就不会有人记得,赶紧多背几道题。作为事件中心的另一个少女,韩瑟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明明也很喜欢喜欢迎熙,却没有告白的勇气,看到有别人可以为了迎熙去死,她向所有人隐瞒了真相,并率先把矛头对准了迎熙。这是嫉妒失控后衍生出的残忍与暴力。当她发现事态已无可挽回,她终于选择坦白,迎熙再次接纳了她,让她充当自己的声音。但也仅此而已,我认为,迎熙始终没有原谅过她。那群被正义感裹挟的同班女生,她们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做事不计代价,连乞求原谅都要用暴力相抵(被找出来扇巴掌的女生、故意诬陷老师而自毁容貌的女生),可以预见,悲剧将像细胞一样迅速繁殖,生生不息。最后就是如阴影般笼罩始终的母亲。她是个控制狂、工作狂,每晚要靠安眠药入睡,与女儿并不亲密。在女儿死后辞去了部长的职务,迅速脱水成一个双眼红肿的母亲。她的拳头始终捏着,不断折磨迎熙、折磨学校、折磨警察,就是想寻找一个出口,一个足矣抵消她因忽视女儿而产生的罪恶感的出口。可是,庆敏的死就在这样的推诿中变得无色无味,内疚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被稀释了,最终变成了那把无论多用力也刺不穿心脏的牛排刀。于是,罪恶感还是虚焦了,导演给每个人为自己辩解的权利,打破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模式,把一个探讨的口径留给观众:如果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荷并非来自一个具体的矛盾,而是独自面对痛苦时周遭的一切如常,那么谁该背负这个有罪的指责?迎熙梦境中,被黑色液体笼罩的庆敏脸庞电影结尾,迎熙独自一人回家,重走了庆敏最后走过的路。镜头跟在她身后护送着走了一段,迎熙停住脚步,慢慢转头,但并未与我们对视,像是无声的告别。此时,她有两个影子。迎熙的两个影子之后,镜头停住了,看着迎熙被黑暗吞没。电影没有给出结局,在耳鸣般的音乐中滑完了所有的字幕,但我更倾向于,迎熙也在那个桥上自杀了。课堂上那段手语,刚刚在餐厅说过的话:“因为太理解她了,所以没能阻止她。我是唯一可以阻止她的人,我应该阻止她的,我死过一次就明白了。到了明天,人们就会问你,我为什么会死,好好回答那个理由吧。”不都是告别么?依然无人阻止。英文片名是AfterMyDeath。它既适用于开头,也适用于结尾。这个故事里面没有原谅,死亡就是那个句号。我们只能注视生命的流逝却不能移开目光,谁都在河边长久地站过,她们只是跳下去的那个。世间有多少可以挽回的事,可惜生命不在其中。幸好生命不在其中。本文版权归作者萨罗迈拉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