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僵尸小姐》中的声响符号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21:27:02人气:0

视频:僵尸小姐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小松彩夏富坚真手塚通更新时间:2023-12-29 12:48:21
作为医生而拥有显赫身家和地位的(手冢通饰),与妻子志津子(富樫真饰)和儿子健一(大西利空饰)过着无忧无虑、令人欣羡的生活。这一天,他收到曾经的雇员寄来拜托他照看的物品。打开包裹后却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女性僵尸。随之而来的还有写成文本的注意事项和防身用的手枪。寺本万般无奈,暂时留下这个名叫沙罗(小松彩夏饰)的僵尸。志津子(富樫真饰)分外友好,安排沙罗打扫院子。健…
观看《僵尸小姐》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胡果·冯·霍夫曼斯塔尔的唯美主义童话小说,尤其是《骑士的故事》(Reitergeschichte)。我想,如果那位奥地利天才诗人的作品拍成电影,或许就像这部日本一样,优雅之中无时不刻不在告诉观众,你们看到的是一座精心打造的艺术花园,是作者用自己残缺梦境中的一片加工出来的幻境,让人感觉得到故事下面无边无际的幽暗海水中整座冰山的存在。电影展示出来缓慢优美的黑白色调,黑暗和白昼之间的二元对立,梦境和现实融合,为心魔所困的人物,无处不在又若隐若现的性暗示,情节本身是符号及其象征的陪衬。这么说吧,这样的作品如果当剧情片来看故事,无疑会为情节的漏洞百出和草率收尾失望,但是如果着眼于其中的象征符号,会感觉这是一部非常细腻的作品。诸多符号中,我只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来试着分析一下,那就是贯穿全片的单调声响:僵尸小姐拖着脚走路的沙沙声,趴在地上用干布擦地的刷刷声(与走路的声音非常类似),风吹树梢的飒飒声(与上述声音同样非常类似),稍微不同的就是用水管浇地的汩汩声。与僵尸有关的这四种印象中,最明显的是擦地的声音,声音单调又响亮,不仅同院的两位工人和邻院的女主人,连楼上的医生(男主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这些人无法将这种单调的背景音像风吹树梢的声音一样忽略,因为这刷刷声不断提醒着他们一个异类的存在,让他们的眼前清晰地浮现出那个半卧的姿势和简单重复的动作,机械化甚至物化。在两个粗俗的工人眼中,这幅形象就是失去精神后的肉体的标志,他们看着一个性感的女僵尸俯在自己面前不断重复一个动作,由此被勾起性欲,进而轮奸了这个僵尸。事实上,这不是多么反常的事,19、20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女性尸体,比如GabrielvonMax1869年的作品“DerAnatom”以及JohnEverettMillais描绘溺死的奥菲利亚的著名画作(1851/52),甚至诸多表现女水妖、空气仙子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描绘女性艳尸【注一】。女性本来就被视为在精神上不如男性,更偏重于肉体,而刚死去的尸体又是一具刚刚脱离灵魂的躯壳,马上就要腐坏的“瞬间永恒”,因此艺术作品中的年轻貌美的女性尸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作表现“女性”和“肉体”的极致。当然,对尸体的美化基于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社会背景。两个工人(其中一人称另一人是“最低等”的)明显是那种会物化女性的男权暴徒,在僵尸擦地的单调声响中,他们眼中只有一具漂亮的女性肉体。医生对僵尸的态度复杂一些。他是打算把她当做一个死物或者帮佣,从而无视的(所以让妻子给她准备烂肉当饭吃),但是这个近在身边的女性僵尸让他尴尬不适,无法忽略,他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僵尸时看到了两个工人轮奸人家的场景。这一来这个僵尸一下子就不能再当作死物看待了,但是那张被蹂躏时面无表情的脸时时浮现在他眼前,因此僵尸小姐也不能被视作有血有肉的活人,而是介于活人和死人之间的人形玩偶,同时是个应该被人爱怜的玩偶。原因很简单:两个给医生产生强烈印象的情景中,僵尸小姐都是被人伤害的角色。第一次是被强奸,第二次是被医生自己冲动之下插了一刀。因此我不认为医生和两个工人一样奸污了僵尸小姐,他更可能真的就像自己妻子看到的那样,只是给怜爱的玩偶治伤。他对她好,向她道歉,为她治伤,在妻子不愿给她送饭之后拿饭菜给她,温柔地摸她的脸,更像是孤独的孩子在玩偶身上找到了情感寄托。这种推断有理可循:医生和自己妻子孩子的关系很奇怪。他对自己妻子颐指气使,甚至不多看她两眼,妻子则一副温和服从的样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东方传统家庭里的夫妻之间那么淡漠。他和孩子之间也明显不像妻子和孩子之间那么亲密。这个男人带着妻儿住在带有大院子和花园的高级洋房中,却像是困在玩具屋中的小少爷一样,只能用玩具替代亲友的情感。不断传到耳中的刷刷声,对于医生来说,大概并不是一只轻抚神经刺激欲望的纤纤素手,而是上了发条的跳舞娃娃长裙擦地的窸窣之声。医生的妻子对僵尸小姐的感情则经历了更大的转变。这个人物是作为充满爱心的母亲出场的,但她同时也是被丈夫忽视、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妻子。对死后沦为仆役的年轻女子充满同情,或许也希冀着在这个僵尸身上找回一点儿情感上的回报(对僵尸小姐热情问好后什么回应都没得到,那一瞬间的女主人有些失落)。目睹儿子和丈夫分别离开自己,投入僵尸小姐怀抱后,女主人大概意识到自己除了妻子和母亲这些身份外什么都没有,除了依附于他人、每日重复地履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外,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一只行尸走肉般的僵尸别无二样,所以她对儿子的爱,尽管热烈得刻骨铭心,或许对于儿子来说仍旧显得机械,太过厚重,不如僵尸小姐那无言的关怀来得轻松;所以她自己的身份才会被僵尸夺走。女主人的报复方式不是在丈夫儿子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意义,而是抹消僵尸小姐的存在意义,让她吃生肉发疯。这是女主人的不幸:她只能排斥异己,却始终无法建立起独立的人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跟着僵尸小姐跑掉,发出死亡般的叫喊后饮弹自尽。观众看着她委屈的一生愤愤不平,可这就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活死人,即便身为一个富裕家庭的女主人。僵尸小姐擦地的刷刷声对于她,先是镜像版的写照(女主人自己扫地时的刷刷声和用塑料袋装食物时的窸窣声),有一些亲近感,同时因为与自己的相似而带有几分不安;之后则渐渐转变成了威胁自己存在地及意义的象征,萦绕在她耳边的幻觉。她看着对面窗户里的丈夫搂抱着年轻的僵尸,看着一箱子照片里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替换成了僵尸小姐,仿佛对方就是自己的重影,不仅是威胁,还在昭示着自己的灭亡。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音效符号将影片中三条支线集中在主线上。一个单调的声音让三组(四个)人物把目光集中在一个死去的女子身上,三种情感都是病态僵化的,影片由此将观众的思考向其重要主题推进:人类到底因为接近僵尸而受到传染,还是因为本来就类似僵尸才会接近他们?******如果这是影片唯一的主题,我想我会给这部电影多打一星。可惜影片还有僵尸小姐的前世这一条线和其对爱的渴望这一主题,让这个中心人物承载了两个主题,变得太过复杂,不太适合用唯美童话的方式表达出来(毕竟童话总是简单一些的),使得诸多精美的符号(除了声响之外还有刀刃、花朵、照片等等)无法将前世和现世完美地糅合起来。这部电影本来可能成为一部唯美主义童话佳作,可正是这一亮点让它成了残缺品。我为它感到遗憾,可还是喜欢这部电影,就像喜欢一个残片那样。注一:在欧洲传统的四大元素思想体系中,各种化作人形的元素精灵是没有灵魂的,因此要么通过和人类结合获得灵魂(小美人鱼),要么尽情享受肉体的纯粹快感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