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下的纵身一跃——重温电影《蓝色爱情》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5:19:51人气:0
水蓝色的爱

视频水蓝色的爱状态年代:2017

主演潘粤明袁泉董勇张晓军更新时间:2017-04-14 14:46:51

刑警邰林(潘粤明饰)偶遇自杀女孩刘云(袁泉饰),急忙上前施救,刘云告诉他,因男友欺骗自己感情她已结束其生命,但后来的结果却是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原来刘云是个话剧演员,为体验生活出来找灵感,邰林对她既生气又喜欢。几天后,邰林如约来到老地方见面,刘云央他帮忙寻找曾经救过自己命的男人白驹(王刚饰)。处于职业习惯,邰林对刘云的身世也做了一番调査,知道她没有父亲。又…

《蓝色爱情》是我多年前在央视六套看过的片子,有多久,久到我已经记不清故事的梗概,久到我认为大概在那个时候潘粤明袁泉才开始走红,这么多年过去,看过了各种打着爱情旗号或渗透了爱情元素的电影,记忆深处,《蓝色爱情》仍然称得上令人动容,整个画面氤氲着水蓝色的雾气,大连这座海滨城市被蒙上了一层湿漉漉的迷障,袁泉在木门打开的一瞬间抬起迷人清澈的双眸,看到光束投入眼神,是被电流击中的感觉,那样的目光延续了多年,此后再难寻觅。最近在电脑上重温了这部片子,些微粗糙的颗粒影响了画面质感,但也无意中与近来大荧幕上的爱情片形成了某种类型上的区分,而故事的构架、镜头的组接、色彩的运用、哲理性的探讨,也让人一眼判断应该产于那个理想主义、浪漫情怀、文艺气息还存有余温的时代。正如十几年前有一部叫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电视剧,世外桃源缩影的陶屋,王志文年轻的面容与长发,执拗不羁的性格,与许晴不早不晚的相遇,光影与诗意笼罩下的艺术感,这一切仍被我小心翼翼而自作主张地怀揣在记忆的最深处和对于美好想象的憧憬中。所谓的文艺片离不开对人类最普遍情感的观照、对精神价值的探讨和对当下人们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文艺片中要制造浪漫与虚无,爱情元素必然无处遁逃。不过爱情是人皆可言的话题,如果没有依托,要么坠入经年累月柴米油盐的重复平凡,要么因为私人情感的泛滥而显得虚无缥缈。《蓝色爱情》在爱情的基调上,设置了一桩悬置多年的凶杀案,牵连出与男女主人公相关的旧年人事,谜案、悬念、探索、进展、高潮,让故事情节更饱满,也带动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走向,将观众代入到情境中,而不至于让人沉湎在过于感性的世界里。具体案件是什么并不重要,那是带领观众走进人物和故事的绳索。再退后一步讲,男主女主的关系因为案件而变得亲密与疏远也不是那么重要。两人的相遇缘于刑警邰林误打误撞进了话剧演员刘云在大桥悬索下的一次行为艺术,两人的相处布满了似真似假、亦虚亦实、故意非故意的行为艺术的编排、设置、演练与消解,两人的相知更依托于影片最后邰林又一次陷入了刘云大胆神奇的跳海计划而站在对方生命的边缘说“我爱你,我不能没有你”。艺术才是本片用爱情的画笔尽情描摹的底色,最后却淡漠在绚烂爱情的大后方。对警察邰林的探讨其实并不复杂,身为一名子承父业的刑警,他年轻、帅气、却从小想当艺术家,向往不切实际的生活,因此对工作不抱有认同,但实在是艺术的门外汉,反倒被一桩桩案件拉扯得成熟、稳重起来。这个人物形象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中的人不同程度地接近,也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被一个全身浸满了艺术气息的女孩吸引。而对于演员刘云,她的突如其来的表情变化,她的逻辑怪异的行为方式,她模糊生活与戏剧的界限,都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下一秒她要给你的是惊喜还是惊吓,她的身上存在着未知与神秘,竟有些刺激起来。影片根据方方的中篇小说《行为艺术》改编,后来我又看了原著,原著中的刘云(在小说中叫飘云)是个没有故事铺垫的“神经质”女孩,离生活更远,或者说更近,不过是一个简单得只能用艺术来解释所有行为的女孩。可以说,影像丰富了刘云,让她变得立体起来,让观众能够顺着某条索道抵达她的内心,原来她既承受了家庭的创伤,又接受着艺术的浸染,更经历了一份让她温暖和快乐的爱情(而原著中的邰林对待感情并不完全认真,两人有游戏生活的态度),她并不再站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那么即使凝聚了众多目光的最后那一跳不过又是她的行为艺术而扰乱了公共秩序,我们似乎也可以原谅她了,甚至比一开始更能宽容,任何行为的背后都能找到它存在的理由,这些理由是人为赋予的,创造的,甚至是可以互相传达的。很难说邰林真的懂得了刘云,但他愿意她以自己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寻找着,Ilikeyouasyouare,并与她一路相伴。刘云最后的一跃意味着什么?在穿插在剧情中的一串话剧片段中,“剧中剧”的刘云饰演了一个不断在寻找的女子。这几段以独白为主要表现形式,带有高度隐喻性和剧场感的段落恰恰让我们在抽象层面上获得理解刘云的关键通道:女:……我终于找到你了……  男: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女:与你不寻常的相识,让我怦然心动,在你充满情调的目光里,我看见了我如歌的美丽。我们之间有一种默契。我几乎相信了你……  男:可是你找的并不是你想要得。  女:寻找有时候是个陷阱——进得去,出不来。  男:你到底要找什么?  女:不知道,也许是……  男:行为。这个世界就是人类的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一天都可以写进艺术史。我们永远互相配合,彼此生活在对方的艺术过程之中。我们最后要说的是“谢谢合作”。  女:可行为是过程,不是结果。我们永远无法逃避最后的结果(看到男主角)……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不!……这不是我所要得!……  男:(无奈)这……就是结果!  女:(惊怕)不!……不!在跟踪案件的层面,刘云发现曾经救过自己的马白驹是自己的生父,并在多年前被牵扯进一桩凶杀案;在和邰林关系的层面,刘云发现恋人不惜调查利用自己去推动警方破案;在行为艺术的层面,刘云开始怀疑艺术的过程是不是比结果更有价值。这其中掺杂了当事人的误解、迷茫、彷徨、破碎,她在舞台上的惊惧般的呐喊犹如我们误以为的她最后的飞身一跃,误以为这是精神崩溃的最好的行为诠释。当爱情褪去了所有的虚妄和造作,化为邰林最后的一句“我爱你”,其实也就是“我愿意与你共度生命”,那么山崩地裂也能化为柔软的溪流,释放吧,姑娘,当你真正俯冲的那一刻,你的行为艺术与他人无关,只属于你自己。影片拍得诗意盎然又青春飞扬,才能拓展想象的空间。蓝色是忧郁的颜色,也代表着一种辽远与宽广。想到了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朱丽叶•比诺什在丈夫死后笼罩在对过往的思慕和阴影中,幽蓝色像海水一般总是不期而至,冲破心灵的堤坝,当经历了一番煎熬挣扎、对真相的探寻和对自身情感的拷问后,她决意以新的姿态面对生活,释放枯竭的身体和灵魂。我想这与《蓝色爱情》中通过刘云这个角色告诉观众的有几分相似相通。害怕被海水淹没,不如释放自己,直接去面对它,拥抱它。写到这里,仍忍不住对于袁泉的赞美。有人说“她是一个罩在任何表情下都生动的精灵,与其他无关”,她在片中的服饰打扮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走的正宗文艺复古范儿,她是一个艺术气质特别浓厚的女子,在生活中总有些不真实,以至于后来演的都市片都不那么自然,相反在话剧舞台上能散发出她本有的光彩。那么刘云这个角色呢,实在是为她打造,在方方的原著中,刘云不过是个学美术的,而导演在影片中将形而上的思考交给话剧的表现形式,也就交给了袁泉一块恣意飞翔的舞台天空。不过在话剧外的表演,袁泉故意模糊了角色,玩些矫揉造作,但总是情有可原的。潘粤明呢,也显得有些稚嫩、木讷,收放得不够,这些也都恰恰反映出演员刚出道时的纯净与自然。还有关键配角董勇走了他所擅长的戏路,郭晓冬跑了个龙套,让人一下子感觉一晃十年,演员们都在慢慢变老。那么最后,洋洋洒洒一长篇,也是对美好的珍惜和向往。我不知道,处在二十六七这样现实不断抢占梦想地盘的年纪,还有多少空间去畅想遥望。我们不会有那么戏剧化的人生,也难得几分哗众取宠的勇气,但希望总在走在寻找的路上,时机到了,享受一次纵身一跃的释放。本文版权归作者胃液与阿司匹林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