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英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18:50:27人气:0
赤胆屠龙

视频赤胆屠龙状态:正片年代:1959

主演约翰·韦恩迪恩·马丁瑞奇·尼尔森安吉·迪金森更新时间:2023-12-29 12:56:21

德克萨斯的一个镇上,警长John T Chance(约翰·韦恩 John Wayne饰)和副警长酒鬼Dude(迪恩·马丁 Dean Martin饰)将作恶多端的Joe Burdette绳之以法,并将其关在监狱里,和另一个警员瘸腿的Stumpy (沃尔特·布伦南 Walter Brennan 饰)一起看守,等待几天后审讯官的到来。此时,Chance的老友Pat Wheeler正好路经此地,并介绍Chance认识了一个叫Colorado Rya…

“你能胜任么?”在霍华德·霍克斯1959年的名作《赤胆屠龙》中,约翰·昌斯(约翰·韦恩饰演)反复询问他的伙伴,面对凶恶的乔一伙人,只要稍一疏忽,付出的可就是生命的代价。如果非要在霍克斯无数经典中选择一部最爱的,我会选择《赤胆屠龙》,因为就如同影片中那些战胜恐惧的牛仔们,每个男人都会在这里发现关于成长的所有奥秘,真诚的友情、忠贞的爱情和面对责任时的勇气,而正是这些英雄主义的神话,奠定了霍克斯那个奇妙、伟大的西部世界。  在经历了多年欧洲旅行之后回到美国的霍克斯,仍然念念不忘成就他的那片荒漠。在一众老班底的支持下,《赤胆屠龙》成为了晚年霍克斯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在《赤胆屠龙》片头是行进中的马车队伍,这个场景似乎宣告了霍克斯的回归。在阔别美国多年以后,霍克斯发现电视在当时的美国已经占据了主流娱乐媒体的位置(本片中许多演员当时均参演了电视节目)。霍克斯还发现电视剧吸引观众的一大优势就是对人物的深度刻画,而这是通过大量细节来做到的。霍克斯于是决定了新作的创作方向,他想要难忘的人物,而不是刺激的剧情。事实证明了霍克斯的远见卓识,《赤胆屠龙》不仅在当时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至今都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经典之作。  在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中,电影剧情简单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昌斯警长与他的伙伴(副警长酒鬼杜德、老瘸子斯特普、年轻人科罗拉多)一起对抗犯罪分子乔一伙人,打败他们的攻击,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如果说还有点别的内容,也就是昌斯警长与女通缉犯菲儿之间的爱情。在霍克斯看来,五六场重点戏加最后的高潮段落,中间穿插一些有趣、幽默的对白就可以算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了。而《赤胆屠龙》几乎就是霍克斯比着自己的定义写的命题作文。更让人吃惊的是,《赤胆屠龙》的剧情全部发生在一个西部小镇,甚至可以说就是旅馆到警察局这几十米的范围内。如此简单的故事和场景却在霍克斯那里变成了完美的艺术,在空间缩小之后,霍克斯终于有机会来展示他所希望的“深刻的细节”了。而在镜头语言上,霍克斯的一贯特点就是简约且直接,我们很少在霍克斯的电影中看到高、低角度、景深镜头之类的摄影技巧,霍克斯的影片几乎永远都是在使用平行视角,摄影机总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上。工科出身的霍克斯如工程师般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镜头。《赤胆屠龙》最后的高潮大战,霍克斯也是制作了精细的图纸来指导演员的走位。对于好莱坞来说,霍克斯才是真正的大师,他成功隐藏了摄影机,把观众真正带入到他设计好的情景中去。纵观霍克斯的电影,它们无一例外地在重复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男人如何能承担起他的工作所赋予的责任,在同约翰·韦恩合作的另一部作品《红河》中,韦恩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抛弃爱情,并与养子为敌。霍克斯始终坚持这一主题,与他同海明威的私交不无关系(霍克斯与美国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的关系也很好,福克纳还为霍克斯创作过电影剧本)。在海明威的作品中,男性的成长与他们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有很大关系,这些迷惘的男性将在与困难和痛苦的对决中找到存在的意义。《赤胆屠龙》可以说完美体现了这一点。约翰·昌斯作为主人公,他勇敢、坚毅,在四人团队中发挥核心、领导的作用,是霍克斯西部世界理想男性的代表,而杜德就不一样了。杜德是《赤胆屠龙》中最具深度与复杂性的角色。在影片片头过后的第一个段落中,长达5分钟没有对白。酗酒的杜德走进酒吧,他身无分文,乔为了羞辱他,将施舍的钱扔到了痰盂里,杜德丧失了尊严,他甚至跪下试图去检痰盂里的钱(一个少见的低角度镜头),这时昌斯出现了,观众通过跪在地上的杜德的视角(又一个少见的仰拍镜头)第一次看到了他。杜德的堕落是影片中重要的剧情设置,观众会期待他男性精神的回归,而对于杜德,他几乎参与了影片中所有的重要场景,比起昌斯,他更能体现霍克斯在本片中所强调的主题,由于霍克斯的创作思路是创造“深刻的人物”,所以杜德的转变也就成为霍克斯大书特书的地方了。霍克斯那“五六场重点戏”也绝大部分服务于这个主线。杜德的回归可以分为“堕落--重新树立信心--迷惘--回归”几个阶段,分别对应影片四个经典片段。第一个“堕落”即之前酒吧那场戏。“重树信心”则是午夜巡逻,击毙刺客。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克斯电影中少有的明显电影技巧的展示:酒吧中杜德面对恶势力时的横移镜头(人多势众的匪徒和形单影只的杜德),凶手的主观视角镜头(天花板上的俯拍)以及精彩的细节特写镜头(凶手的血滴落在酒杯中)。“迷惘”则是杜德又被往事所困,在执勤时疏忽大意,险些酿成大错,所以有了文章开头昌斯对他的质问(这场戏的精彩之处在于之前昌斯的脱困,霍克斯巧妙利用的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来进行动作设计)。“回归”的戏更是经典,在杜德自暴自弃,又一次准备喝酒时,屋外音乐响起,他听到音乐,想起了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认识到关于责任的意义),接着他又缓缓将酒杯里的酒倒回了酒瓶中,这段是霍克斯“细节至上”的又一次完美展现,简单,但令人感动。影片中伴随着杜德的心理转变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卷烟的情节。开始,杜德只是抽同伴卷好的烟,从不自己卷(责任的缺失),在中途,自己尝试卷烟时又失败了。霍克斯曾表示,《赤胆屠龙》的创作源于他对一些当时流行的西部片的不满。这其中的代表就是金尼曼的《正午》。霍克斯不满这部电影的一大原因就是片中加里·库伯饰演的警长凯恩在面对匪徒的进攻时却无助地求助于他人,这在霍克斯看来是不可原谅的。治安官本身就必须承担起保护镇上居民安全的责任,软弱与恐惧是英雄没落的标志。由此可见,杜德的回归肯定是影片情节发展的必然。老瘸子斯特普是影片中另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他只是负责在警局看守乔,动作戏很少,但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赤胆屠龙》的非动作戏部分几乎变得像情景喜剧般有趣,斯特普的毒舌形象让每一位观众过耳不忘,堪称剧本的最大亮点。而小伙子科罗拉多的人物设置可看做是霍克斯一次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望。科罗拉多年轻、有能力,他想要在老一辈面前证明自己,这与1948年《红河》中的蒙哥马利·克拉夫特非常像,这种责任的传递在霍克斯看来是男人成长的必经途径,是一次理解父辈的人生课程。另一个回望则是对影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菲儿的塑造。这位独立、美丽的女性(“我从来不为我做过的事情后悔”)与之前西部片中容易受伤害,需要男性保护(菲儿甚至救了昌斯一命)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而这种女性也与霍克斯《逃亡》中劳伦·巴考尔饰演的女主角非常相似(电影中昌斯与菲儿在旅馆走廊里的几场戏也与《逃亡》中的类似),在爱情关系中,她们也是更加直接的一方(霍克斯电影中的男性从来不会主动表白)。影片中也是菲儿主动亲吻了昌斯。虽说霍克斯的电影终究还是男性的世界,女性角色又往往带有道德瑕疵(小偷、通缉犯),但霍克斯还是能超越同时代创作的局限,创造出更加独特的女性形象。《赤胆屠龙》不仅仅是部伟大的西部电影,它更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电影。也许现代观众会很难理解这部动作场面匮乏,情节也过于简单的作品为什么会经历时间的洗礼后仍然光彩照人,但就像很多伟大的艺术品一样,《赤胆屠龙》用简约的风格,最终创造了深刻的主题,正是这些主题连接起了我们不同的时空,它们关乎男性的尊严和对自由的爱。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