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他为了拍烂片,有多努力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13:44:02人气:0
灾难艺术家

视频灾难艺术家状态:正片年代:2017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戴夫·弗兰科塞斯·罗根艾莉·葛瑞那更新时间:2024-01-01 14:29:46

詹姆斯·弗兰科从去年起就计划将邪典电影《房间》的拍摄过程搬上银幕,近日该片不仅确定了片名《灾难艺术家》(TheDisasterArtist),还找来了以投拍发行恐怖电影为主的新线影业做接盘侠。 2003年上映的《房间》是托米·韦素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邪典电影,该片被很多人视作最烂电影之一。不过,影片完全烂出了风格与境界,甚至被称为“烂片界的《公民凯恩》”。影片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托米·韦…

有两部叫做《房间》的电影,而且两部都是极品,2015年的《房间》是好到极点,2003年的《房间》是烂到极点。后者制作成本超过600万美元,上映的首个周末票房只有1800美元。台词像小学生写的,表演更是灾难级的,整部电影就像一部官方鬼畜。最奇葩的是,它还发明了“鬼畜床戏”。鬼畜我见过,床戏我也见过,鬼畜床戏我还是头一回看见。而且你会发现,男主角的两段床戏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把前面的床戏又放了一遍。这种事情连爱情动作片都做不出来.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男主完美演绎了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心情。《灾难艺术家》就是讲述拍摄《房间》的经历,由詹姆斯·弗兰科扮演《房间》的导演兼编剧兼演员托米·韦素。不得不说,托米是一个很特别的人。首先他特别有钱,他有一辆奔驰汽车,在洛杉矶和旧金山各有一间公寓。场记拿着他的支票去银行,非常顺利地取了2万美元出来。银行工作人员都说:“这个账户就是个无底洞。”托米多有钱呢?别人拍电影都是租器材,他直接买器材,而且买数码和胶片两套器材,尽管它们打光的方式都完全不一样。为拍小巷的戏份,他搭建了一个和外面的巷子一模一样的场景。场记:这个巷子的景和外面的巷子一模一样。托米:没错啊,我们就是在拍好莱坞大片啊,对不对。场记: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拍那条现成的小巷?托米:因为这是好莱坞大片啊。拍天台的戏份,他不直接在天台拍,反而要用绿幕抠像技术,后期合成一个外景,完全是有钱没地儿花。同样的,拍室内戏也不直接在公寓拍,而是在摄影棚里搭建一个和公寓一模一样的场景,可以说为了花钱也是煞费苦心了。甚至斥巨资搭一个只限他自己用的卫生间,即便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卫生间。作为一部无明星、没有大制作、场景单一的剧情片,《房间》就这样硬生生地花了600万美元。拍完电影之后,托米还自费放映2周以取得申报奥斯卡的资格。然而,没人看过他上班,而且上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时至今日,仍然无人知晓他来自何方,经费出自何处,以及何时出生。而他的才华,和财富可以说是呈反比。他自己写的剧本,他还记不住台词,更何况这剧本还是小学生作文:我没打她,胡说八道,一派胡言,我没打她,我没打。一段戏份NG几十遍,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会背了,他还不会背。而且他的台词功底也是灾难级的,名副其实的“灾难艺术家”,陈学冬看了会沉默,吴亦凡看了会流泪。他一言不合就尬笑,即便这一幕本来应该很严肃。他一边说要拍出《泰坦尼克号》的效果,另一边又要坚持露臀:我的屁股就是这部电影的卖点。他在电影中明明都掏枪自杀了,然后又起来了……能逗笑观众的电影有两种,一种是喜剧片,另一种是演技或台词功底太差产生的槽点或违和感。《房间》显然属于后者,演员演得很卖力,但是让人不忍直视。《房间》不是喜剧片,胜似喜剧片。滑稽的台词、尴尬的演技、弱智的剧情、鬼畜的笑声相结合,托米成功将一部非喜剧片拍出了喜剧效果,打造了这部烂片史的里程碑。最为重要的是,以上效果都不是托米有意为之,而是他想认真、严肃地拍电影,但是演技、台词功底实在太差了,而这也正是《房间》难以超越的原因。你很容易把喜剧片拍得比《房间》好笑,但很难把非喜剧片拍出《房间》效果,可能只有黄圣依和欧阳娜娜能与之一战了。优秀的传记片绝不是要演得好,而是要演得像。要结合原型人物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原型人物是什么样,你就要演成什么样。比如托米·韦素本就是演技差,你要扮演他,就要做到和他一样演技差。所以模仿托米·韦素并不简单,并不是说加里·奥德曼和丹尼尔·戴-刘易斯这种级别的演员就一定能做好。你能演好丘吉尔和林肯,但不见得能演好黄圣依和欧阳娜娜。詹姆斯·弗兰科显然没有让观众失望,他把托米·韦素那种“你知道我为了拍烂片有多努力吗”“我很严肃地表演,但演出来就是很尴尬”的效果拿捏得非常到位,他把《房间》滑稽、鬼畜、奇葩、邪典的特点演绎得恰到好处,仿佛他就是托米·韦素本人,毫无违和感。他拍的高仿版《房间》,和原版《房间》如出一辙,浑然天成,不仅做到了形似,还做到了神似。詹姆斯·弗兰科能借此拿下金球奖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仅仅是詹姆斯·弗兰科,其它演员同样是从选角到服装、表演都惟妙惟肖,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其同步程度可以精确到每一秒、每一帧。除了有钱、演技差之外,托米·韦素的另一个特点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好听点,他执行力强,说难听点,他做事不考虑后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就下决定。先是叫格雷格一起去洛杉矶,然后迅速地写剧本、买设备、招募工作人员、开始拍摄……他太固执,太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室内、小巷搭场景,天台用绿幕,铁了心要露臀,还当面让女演员难堪。你要是指责我,我就开除你。他总是迟到,让大家等他。他明明很有钱,可是不肯给演员买水,因为他很享受“高高在上、我行我素、你们全都要听我的”的感觉。他损人不利己,明明可以换个时间拍格雷格刮胡子的戏份,却偏偏要坚持马上拍,让格雷格错失了其它从影机会。电影就快拍完了,他还开除场记和摄影导演,换了其它人。从生活的角度看,他自私,情商低,不考虑其它的感受,永远只顾自己;从事业的角度来看,他偏执的性格让他很有机会成功,因为他永远相信自己,从不怀疑自己。尽管他最后失败了,拍了一部大烂片,但失败得很成功。有人说:历经了十年的岁月,而人们还在观看、谈论这部电影,这是十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没有的待遇。因为《房间》太烂了,烂绝古今无敌手,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境界,所以被人们称为“烂片界的《公民凯恩》”。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部公认的烂片突然就变成了邪典电影的代表作,开始扭亏为盈,在世界各地午夜场的放映经常销售一空,还催生了一群《房间》的粉丝。由于电影中莫名其妙地出现调羹和橄榄球,观看《房间》时戴头盔、扔调羹和橄榄球就成了一种流行文化,还有无数人模仿电影中的台词、桥段。对于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表示:希区柯克都不能经常有这样的待遇。当然,这多多少少有点阿Q精神,电影也有美化托米·韦素和《房间》的倾向。乞丐中的霸主,还是乞丐。再成功的烂片,也是烂片。曾经被人们低估的《银翼杀手》《大话西游》《守望者》逐渐被恢复名誉,但《房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洗白,仍然是批评多于表扬,鄙视多于赞美。至今IMDb只有3.6分,豆瓣只有4.2分。《灾难艺术家》是一部喜剧片,讲述托米带领一群人很努力很努力地拍电影,结果拍出一部烂片的故事。表面上很好笑,实际上很辛酸。《灾难艺术家》和最近的《我,花样女王》有点像,看第一遍看觉得有趣、幽默,看第二遍觉得无奈、心塞。以往的美国梦、心灵鸡汤的电影通常是主角经过不懈的奋斗获得更好的生活,《灾难艺术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反美国梦,反鸡汤,反套路。托米·韦素堪称现实版堂吉诃德,全世界人都不相信他,都叫他放弃,但他永远相信自己,永远坚持奋斗,永远追求梦想。他有钱,有执行力,有毅力,最终却失败了。他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才华,有点命中注定的意味。他的经历和“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的名言完全相反,因为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既扎心,又真实。“努力就会成功”毕竟只是电影中的情节,现实中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更多的是平庸之辈。正如电影中的好莱坞制片人所说:有理想不一定就会成功,就算你有马龙·白兰度的天赋也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会成功。对你来说,成功是不可能的。托米:那可能……可能……制片人:没有可能,给你一百万年也不可能。托米:那一百万年以后呢?制片人:更不可能了。看多了坚持奋斗走向成功的励志片,《灾难艺术家》相比之下更让人感同身受,因为现实就是努力不一定会成功,现实就是可能你再怎么努力在别人眼中也只是一个笑话。本文版权归作者朝暮雪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