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死得不够专业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9 05:13:34人气:1
自杀专卖店

视频自杀专卖店状态:BD中字年代:2012

主演贝纳德·阿兰尔IsabelleSpadeIsabelleGiamiLaurentGendron更新时间:2020-08-06 20:55:10

死气沉沉的法国小城,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却格外生意兴隆。原来这家祖传老店代代皆以贩卖自杀产品著称。在如此灰暗恐怖的小镇上,自杀成了当地居民稀松平常之事,这也是小店异常火爆的原因。经营此店的老板三岛了无生气,老板娘更是日日愁眉苦脸。他们早就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终日郁郁不安。长期贩卖自杀用品,让他们濒临崩溃的边缘。幸好他们的一双儿女还热爱着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小儿子…

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发现,和我关系不错的朋友,不少内心都藏有很重的悲观情绪。所以我们会分享《自杀专卖店》这样的动画短片,会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刚刚开始,有时候却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结束”找到共鸣。她也许会提问我“生活是不是就像这样,期待越来越少,麻木越来越多,日复一日?”我也许会与她分享我的座右铭,“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在《自杀专卖店》里,自杀的理由实在太多,心情忧郁,灾难频发,失业失恋,妻离子散,殉情,像歌里唱得,“谁没有过悲伤时刻?”但灰暗的城市禁止自杀。如果你在马路上自杀会挨罚单,人死了罚款会转移到你亲人身上,当然如果你死在家里,那就没问题,也就是说,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寻死。嗯哼,这事儿搁哪里都一样呢。而在这个阴郁的城市,唯一亮着彩色光的地方,是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代代皆以贩卖创意自杀产品著名。彩色的毒药被装在精美的像香水一样的玻璃瓶里,上吊的绳子有各种不同的长度,跳河需要的石头会有专人帮你配送;根据你的需求,死得具有英雄气概或者具有女性柔美的特质,推荐相应的自杀工具;“保证一次死成,成就一个难忘的时刻,不死就全额退款”,是他们的服务承诺;店主会用漂亮的袋子包装好自杀的工具,反正都是死亡,殉情需要的情侣装还可以打折。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和自杀相关的,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店主一家一共有五口人。爸爸叫三岛,代表三岛由纪夫,这个著名的切腹自杀者;妈妈叫露克利斯,影射以一场自杀颠覆了罗马的美丽女人卢克蕾提亚;姐姐叫玛丽莲,最有名的玛丽莲大家都知道,在地下铁通风口上按住被风吹起的裙子最后死于卧室的梦露;哥哥叫文森特,和那个割掉自己耳朵并开枪自杀的梵高一样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弟弟叫艾伦,那个据说和苹果图标很有关系的图灵,正是叫艾伦•图灵。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家族里每一个人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死亡阴影,一直以让人们更好地迅速地自杀成功为己任,这种使命感甚至令他们不得不迫使自己活着。即使他们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感到无比的厌倦,但是为了家族的使命,必须活着。事实上,死神的诱惑并没有对这个家族格外优待。他们在某一刻都想过自杀,或者说,在很多时刻。爸爸上门服务一个土豪自杀者,他看着地上破碎的相框,映出自己的脸,买卖死亡,并不好笑;妈妈被一个太太质问,“你选择哪种死法?”突然露出寂寥的神情,高楼上染满血的浴缸,一跃而下的快感令人心动;姐姐在生日收到爸爸妈妈的礼物,高兴地问,“你们终于允许我死了吗?”她自卑且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哥哥每天磨着刀,画作都是骷髅头和黑色暗影;他们一起吹灭生日蜡烛,庆祝“又少活一岁了”。而弟弟艾伦却是这个家族的异端,观众称之为小天使。他会笑,从婴儿期起,把父母吓得半死,“我们家族的人绝不会笑!”他不说“坏的一天”而说“早安”,会把“永别”说成“再见”。他密谋着一次颠覆,改变这个城市里大多数人自杀的命运,解除笼罩这个城市的死亡阴影。当然,他成功了。艾伦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妈妈和姐姐,趁爸爸卧病在床,召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用音箱震坏店里所有的自杀工具,姐姐恋爱,自杀专卖店被改成了可丽饼店。结尾唱起欢乐的歌曲,“停止无用的抱怨,幸福需要被找到。生活偶然的困难,梦想总会被实现……”人们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反自杀的《自杀专卖店》。用一种黑暗的哥特式画风,一个奇特的剧情设定,告诉大家不要自杀,要活着。如果我不曾看过原著小说的话,大概也会觉得这是一个创意奇佳主题正向稍显说教的三颗星之作。但一切改变于原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弟弟被父亲拿绳子救上天台的过程中,作者只用了四个字逆转了结局:“他松了手。”他颠覆了这个城市,却在最后一刻放弃,选择死亡,绝不是有些影评写的手滑、安心,而是真正地求死。这一结局,比起电影里,自杀专卖店改成了可丽饼店,老爸依然偷偷卖氰化物可丽饼给顾客,反转得更令人心惊。“太多人都死得不够专业……你知道吗,在十五万自杀的人当中,十三万八千人都失败了。这些人往往成了轮椅上的残废,肢体不全,而如果购买了我们的商品……我们提供的自杀方式是有保障的……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只用一次就死成,成就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在影片的开头,爸爸唱着“自杀是一种艺术”。悲观点说,看着笑嘻嘻的人内心可能更为抑郁;阴谋主义论者讲,这是弟弟艾伦一次伟大的自杀艺术实践,精心设计,自然,完美。于是,真正的问题来了。死亡是什么?什么是拯救?是尊重人权包括个人放弃生命的选择,还是挽留与劝慰、活着就是希望?回到故事的开头,阴郁城市纷纷死去的人们,天空中坠落的鸽子,“去年的统计数据:每四十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十五万人有过企图,十二万人成功”。回到故事里每一个死去的人,客人们对死亡的要求千奇百怪,不恶心不疼痛不毁容不扰民,原来即使人生到了绝路,自杀也真的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你还得有钱消费。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一个穷人,非常非常穷,妈妈用一个塑料袋打发了他。他的死亡穿插在姐姐的艳舞里,生的希望和死的绝望交织,便宜当然没好货,他在塑料袋里窒息,花了很长时间痛苦地死去。回到故事里,还有几处重要的改动,电影里增加恼火的爸爸让儿子学抽烟以便让他患上肺癌。姐姐的吻,在书里,父母给姐姐注射了一种特殊的毒药,让她的吻成为了一种死亡工具,她坐在店里,亲吻每一个排队寻死的人。吻原本代表爱,但姐姐的吻代表死亡。你很难说清楚,到底电影还是小说更为残酷,导演的采访里说的,“它的结尾显得离谱、不连贯。我认为也不能让观众看到一个小孩跳楼这样让人失望的场景。所以我想要把它变成积极的。于是就有了一个乐观的媚俗的结尾,变得有讽刺意味的是,幸福从墙壁上流淌下来,像某种快乐和不幸的伤感。”事实上,作者是矛盾的,导演是束手束脚的,他们消费了自杀,却没有给出死亡的看法,谜题留给了我们。电影延展到了生活,这才构成了这部动画片的全部。Tobe,ornottobe,这还真是一个费脑筋的问题呀,哈姆雷特大哥。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