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的三板斧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7:40:13人气:0
希区柯克/特吕弗

视频希区柯克/特吕弗状态年代:2015

主演韦斯·安德森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彼得·博格丹诺维奇阿诺·戴普勒尚更新时间:2015-09-30 16:47:56

该片简要概括了弗朗索瓦·特吕弗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一次谈话内容,该谈话针对后者的全部作品进行了为期数天的讨论,并印成了书籍名为《希区柯克/特吕弗》。该片总时长达10小时,观看影片就像在参与一场学术讲座,大卫·芬奇、马丁·斯科塞斯等主讲人员将为观众解读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还原一位才换横溢的惊悚片导演。这也让该片的受众仅为电影的严肃爱好者。

4月29日,是希区柯克的忌日。假如没有1962年的那次拜访,希区柯克的影史地位也许会大打折扣。当时的评论界认为,希区柯克虽然成就非凡,但终归是个匠人导演。学院也不认可他,屡提不中。但有个法国年轻人崇拜他,专门从巴黎远赴洛杉矶采访他。这个年轻人就是特吕弗,新浪潮运动的旗手。返回法国后,特吕弗把采访编辑成书,引起轰动,希区柯克的艺术评价开始逆转。现在,希区柯克的代表作《迷魂记》稳居《视与听》影史佳作第一名。一板斧,讲好故事众多大师里,希区柯克可能是最注重故事的一位。他毫不讳言,「电影的首要原则就是娱乐观众」,观众也投桃报李,纷纷涌入影院为他贡献票房。希区的电影是当时最赚钱的。以《惊魂记》为例,拍摄成本仅80万美元,净利润是成本的16倍以上,实乃好莱坞第一摇钱树。为了讲好故事,他和编剧麦克菲尔共同发明了一个新概念:「麦高芬」(MacGuffin)。它指推动戏剧发展的一个契机或情节,角色们拼命追逐它,但它其实是个烟雾弹,并不重要,甚至可能不存在。《惊魂记》女主角盗窃的4万美元就是个典型的麦高芬。起初,它诱惑女主角犯下罪行,推动她踏上逃亡之路,当剧情进入到汽车旅馆,观众就完全忘记它的存在了。这4万美元最终哪儿去了,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钉在银幕上,体验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惊悚。为了让剧情一波三折,希区柯克会故意向观众透露危险来临,即设置「悬念」。他举例说,同样一个故事「两人走进屋子,坐下谈话,然后炸弹爆炸」,听起来很平常。如果让观众事先看到有人安装炸弹,那么这两人无论在聊什么,观众听了都会胆战心惊——因为椅子下有炸弹。电影是梦的艺术,导演的任务就是在有限的2个小时内,吸引观众忘记电影院外面的一切,进入沉浸体验。希区柯克很早就明白的这点,今天还有很多导演不明白。二板斧,影像叙事马丁·西科塞斯一谈到希区,就会变得滔滔不绝。他每次重看希区的电影,总有新的启发。即使故事和情节早已了然于胸,他也能从画面和剪辑中发现以前没发现的新意。希区是影像叙事大师。他说:「电影应有自己的语言形式」,把运用构图和视觉传递信息的方式确定为纯电影的讲述方式。希区认为:「为了用电影方法表现同一个内容,必须用摄影机的语言取代对白」。因为电影不是小说,也不是戏剧,而是独立的「第七艺术」。《后窗》的影像叙事极为先锋。一个瘫痪者身居斗室,只能通过窗口观察对面楼房内居民的生活。视点单一,空间局限,但希区从有限的空间里发掘了三个层次:瘫痪者在观察窗外、他看到的一切和他看到这一切产生的反应,从而拍出一部纯粹电影性的影片。几乎每部希区柯克电影都有「注视」的镜头。楼梯是希区电影最重要的影像之一,富有独特的设计和内涵。《惊魂记》的侦探在上楼时遭遇突袭,《迷魂记》中詹姆斯·斯图尔特在登楼时产生眩晕,楼梯是戏剧元素之一,把角色带到了恐惧和自我发现的情境中。在希区世界,楼梯是两个世界、两种生命的交接点。希区的影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如德·帕尔玛、斯皮尔伯格、维斯·安德森、大卫·芬奇和昆汀·塔伦蒂诺等一大批风格各异的导演,都能从他身上找到源头。那些持续影响后世的影像,是真正的不朽。三板斧,希式签名普通影迷看希区柯克的电影,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众多群演之中认出一个身材肥胖、穿着西装的身影。这个胖子就是希区本人。这个游戏甚至成了一种仪式,一个鉴定影迷的方式。希区柯克说:「导演应该知道镜头对准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因此他想站在演员中间,体验被摄影机注视的感觉。有人说,希区柯克几乎客串了他导演的每一部电影。起初他客串电影只是为了填充银幕,后来变成一种迷信,到最后只是拿它取笑。然而你不得不承认,影片中惊鸿一瞥的客串,成为希氏电影独一无二的品牌签名。签名者正是导演本人。从情节上看,希区的出现起一个暗示作用,要么是人物改变所处地点,要么即将发生关键事件。导演出现在电影中,相当于预告观众,主人公即将迎来意义非凡的转折。不为人知的是,希区柯克是个营销大师。《群鸟》上映前,他举办了一次鸽子大赛,成功为电影盛大造势。他为电影举办的营销活动,到现在看都不过时。希区柯克还建立过一家宣传公司,专门为他塑造悬疑大师的形象,让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报章之上。从1927年起,他就确定了他独特的视觉形象:大提琴般的身材、撅着嘴唇、嘟嘟脸颊和蓬松的头发,活像一个孩子气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以客串的形式,打造了独一无二、过目难忘的希式签名。这个形象藏身电影,传遍世界。电影是一种成本极其高昂的写作,即使身为电影天才,希区柯克也不得不要用各种手段赢得关注。希式签名就是他为公众打造的品牌形象。希区柯克之后,许多导演也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签名。希区柯克的三板斧,不动声色,朴拙无形。就如《水形物语》的导演德·托罗所说:「希区柯克的天才不仅仅改变了电影,还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本文版权归作者rivert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